編者按:維西縣各級群團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重點項目建設工地,工程建設競賽、職工技能競賽、安全發展競賽如火如荼地開展,工會組織不斷強化勞模引領,聚焦經濟發展大局,當好建功新時代的主力軍;在疫情防控、“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創建衛生城市、大型節慶活動等現場,共青團維西縣委團吹響集結號,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在急難險重時刻展現了青春力量;在偏遠山區,維西縣婦聯以“巾幗建新功”活動主線,凝聚巾幗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廣大婦女創業就業……這是維西縣工青婦組織發揮優勢、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維西縣群團組織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廣泛開展“技能比武”“青年創業”“巾幗建功”等活動,積極引導群眾投身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平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維西。先后打造了一批喊得響、亮得出、有特色的群團工作品牌,為全縣社會關系的融洽、社會力量的凝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維西縣民宗局志愿者正在用傈僳語向傈僳族群眾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 真誠服務暖人心 情系職工顯擔當 聚焦服務發展大局,引導職工建功立業。維西縣總工會始終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結合省總、州總文件精神制定《維西縣總工會服務3815戰略發展目標 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助力維西縣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改革重點任務,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強與職能部門溝通協調,合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先后選樹3家示范企業,以點帶面有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并推薦維西縣供銷社獲得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狀;聚焦職工勞動技能競賽和職業培訓,主動融入新時代新維西建設,先后組織開展郵政快遞行業勞動競賽、托八水電站重大工程勞動競賽,舉辦職工職業技能氣象測報競賽、全縣消防職業技能競賽、安康杯競賽、涉運企業駕駛員技能大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技能大賽等,開展家政服務、農家菜制作等農民工實用技術培訓,近百名參建者積極參與,500名職工參與技能“比武”,123名職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展“匯聚工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組織號召全縣65家基層工會組織參與消費幫扶,累計購買金額達138.15萬元。聚焦定點幫扶,落實對口援藏政策,積極與南方電網公司工會對接對口支援工作,落實建設工會服務陣地、建設職工之家示范點等幫扶項目。 構建職工服務體系 提升維權服務質效。維西縣總工會不斷強化維權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掛牌成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中心,建立“法院+工會”訴前勞動爭議調解室,推進“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各項工作,通過搭建維權平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機制;不斷完善服務體系,通過聘請法律顧問等方式,為基層工會和會員提供日常法律服務、法律宣傳、法律教育、法律援助等相關法律服務工作;發揮民主協商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充分保障職工民主政治權利,運用好職代會、廠務公開、集體協商民主管理形式,企業工資集體協商不斷提質增效,全縣簽訂集體協商合同42份,覆蓋職工1158人。全面落實“1+10”困難職工幫扶機制,深入同城外賣、郵政快遞等企業開展宣傳《云南省困難職工幫扶服務“1+10”制度文件》,不斷強化對在檔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和已脫困職工的動態監測。 ▲維西縣委辦基層服務小分隊志愿者到康恩家園慰問群眾。 堅持服務大局 貢獻青春力量 凝聚青年力量,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團縣委一直致力于志愿者工作的改革創新,積極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和服務需求,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創建衛生城市、大型節慶活動、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等重點志愿服務項目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成效。 按照年度計劃,在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的基礎上,以“踐行志愿服務、傳承雷鋒精神”為宗旨,拓寬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爭做五講五有好青年”等宣講服務內容,向社會各界提供全面、細致、優質、高效的志愿服務,2023年以來,共開展“學習雷鋒”、義務植樹、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國家安全主題日、普法宣傳“進校園”“世界水周”“全國助殘日”“計生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全民閱讀”“國際禁毒日”等新時代文明志愿服務活動60余場次,服務時長360小時,覆蓋服務人數2萬余人次。 推進全面從嚴治團,在新時代向縱深發展。始終把建設清廉共青團作為全面從嚴治團的鮮明標識。著力提升團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團員先進性建設實現從數量控制到質量躍升的轉變。始終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推進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建設,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今年來組織理論學習培訓、團務知識、能力素質提升培訓3次。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堅持從嚴治團,全面清理不合格團員,保持團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深入實施“強基固本”工程,嚴把發展團員質量,年內計劃發展團員305名。 凝聚工作力量,共譜青年發展新篇章。共青團維西縣團委聚焦主責主業,把落實好中央、省、州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不斷加強青年思想引領、促進青年健康成長、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促使青年事業發展取得長足發展與進步。通過聯席會議的召開及培訓活動的開展,不斷增強青年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人生追求,有效防范敵對勢力對青年群體的滲透破壞活動,維護青年群體和諧穩定;促進青年健康成長,關注在校大學生、企事業單位青年、農村青年、新興領域從業青年等不同青年群體需求,著力解決青年在健康、婚戀、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社會保障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加強青年就業創業服務和相關政策支持,激發青年的內生動力;引導青年服務大局,通過不斷創新青年工作的形式和內容,以“線上”和“線下”“鍵對鍵”與“面對面”等多元方式,讓奮斗品行從教育引導轉化為行動自覺,從榜樣示范轉化為群體踐行,使廣大青年在奮斗中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錘煉高尚品格、追逐青春理想,在推動新時代新維西建設中建功立業。 ▲共青團維西縣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到三江植物園開展清掃垃圾志愿服務活動。 奮力寫好新時代婦聯工作新答卷 以“巾幗建新功”為主線,深度融入服務發展大局。維西縣婦聯聯合人社局在婦女群眾中開展種植養殖、家政、育嬰師、保潔、物業管理等培訓,提升婦女綜合素質和水平,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凝聚巾幗力量,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級婦聯成立了94支疫情防控巾幗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人數達2000余人,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她們主動擔當、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用實際行動書寫基層婦聯的使命擔當。樹立典型模范帶動,縣婦聯把“最美”“綠色”“健康”家庭創建活動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工作及構建和諧社會的“細胞工程”來落實,大力宣傳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優秀女性,進一步凝聚巾幗力量。 以“巾幗樹新風”為重點,持續深化家庭文明建設。縣婦聯以“新時代女性課堂”為載體,充分利用“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家長學校”等活動陣地宣傳婚育法規、健康婚姻觀和育兒觀、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教育引導婦女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認清早婚早育危害,形成自覺抵制早婚早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良好氛圍;以法制教育為契機,針對該縣偏遠山區農村婦女對自身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識淡薄、維權意識不足的問題,各級婦聯開展婦女兒童維權、關愛婦女健康等相關知識宣講宣傳活動,宣傳內容主要圍繞《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法律知識普及,通過法律知識與現實案例相結合的講解,使廣大婦女和未成年人加深了對相關法律條款的認識,懂得了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縣婦聯還把“控輟保學”工作與基層婦聯組織改革結合起來,各級婦聯充分發揮基層婦聯隊伍力量,“下農村,進家庭,找家長”做好走訪工作,以多種形式開展宣傳,進一步增強家長送子女入學的意識,在全社會營造“控輟保學”的良好氛圍。同時,注重家庭教育,形成家庭教育工作合力,組建由鄉鎮、村、各中小學組成的65名家庭教育骨干,負責各鄉鎮的家庭教育相關工作。 以“巾幗暖人心”為動力,推動健全基層治理體系。縣婦聯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發揮巾幗志愿服務隊作用,開展幫扶送溫暖行動。全縣463支巾幗志愿服務隊,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貧困戶等困難群體為服務重點,為孤寡老人洗衣、洗澡、做飯,為缺乏勞動力的貧困戶砍柴、干農活;為留守兒童送去愛心毛衣、送去心理輔導等,并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讓特殊困難群體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維西縣工青婦組織作為黨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力量和聯系群眾的紐帶橋梁,始終堅持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聚焦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實際難題,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辦人民之所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維西縣將聚合工青婦力量,圍繞中心工作,充分發揮群團組織聯系各界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推動工青婦工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 ▲維西縣青年志愿者看望慰問社區老人。 ▲迪慶州、維西縣婦聯聯合開展巾幗致富帶人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