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勇) 近年來,州委編辦黨支部積極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堅持守正創新,通過織密“四網”,實現黨建工作有形有效有魂,不斷建強黨的基層戰斗堡壘,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雙推進、雙促進。 織密黨建“學研網”,強化凝心聚力功效。支部高度重視黨員干部思想建設,嚴格落實州委“五個第一”工作機制,堅持“第一議題”制度,發揮理論學習中心組和“三會一課”領學促學作用,注重交流研討環節,每期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一場思想破冰大討論,每期室務擴大會組織一場業務素質大練兵,實現黨員干部網絡學習教育全覆蓋。積極拓展學習內容,將意識形態、國家安全、依法治州、民族團結進步等工作以小專題的形式進行學習研討,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正發揮黨支部凝心聚力的關鍵作用。 織密黨建“責任網”,強化黨建共建意識。通過明確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負責聯系三縣(市)委編辦黨建工作,支委對口負責聯系部門和對內負責聯系科室,同時支委也兼任群團組織職務,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方式,切實織密黨建“責任網”,確保每名黨員都參與黨建工作中,樹牢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形成支部工作覆蓋全辦乃至全州編辦系統的聯系網,充分發揮黨支部聯系職工、青年、婦女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整合資源、協調各方、互相促進、形成合力”為原則,通過帶思想、帶組織、帶隊伍、帶陣地和帶載體,實現黨群組織共建互促,黨的工作通過群眾工作開展的黨建新模式,切實把黨群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明確每位無職黨員負責配合一名支委成員開展相關工作,營造“書記帶著支委干、支委帶著黨員干、黨員示范給干部職工看”的良好氛圍,形成人人懂黨建,人人參與黨建的良好局面。 織密黨建“活動網”,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由支部協同群團組織定期舉辦“書香編辦”活動,組織全州編辦系統干部職工開展演講、朗誦、讀書分享和唱紅歌活動,邀請省委黨校和省委編辦老師進行授課,邀請州內先進典型人物上黨課談感想,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政治意識、組織能力和業務素養,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創新主題黨日活動,在完成“5+X”中的“5”的規定動作的同時,創新“X”篇章,根據年度黨建工作計劃,由支委會研究確定每個月的主題黨日活動主題,每位黨員圍繞支委選定的主題,創新方式,充實內容,組織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活動主題講授一次初心微黨課,每個科室每年根據科室業務工作實際組織開展一次編辦講壇,切實將黨員的學習效果轉化為履職能力,在提升黨員組織協調能力的同時,變單向灌輸為互動教育,增強黨員干部的歸屬感、責任感和成就感。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解決好“兩張皮”問題,采取支委成員從辦屬各科室負責人中提名產生的方式,三名支委成員覆蓋部門工作的三大領域,搭建了黨建與業務齊抓共管的平臺,實現了黨建引領業務,業務促進黨建,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各支委既作為聯系各科室黨建的負責人,又作為各科室業務的帶頭人,更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通過提高黨性來增強履職激情,通過履職盡責來進一步喚醒黨員身份意識,形成比學趕超、擔當勇為、積極奉獻的干事創業氛圍。嚴肅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始終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作一把寶刀,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從團結愿望出發,講究批評的方法,注重批評的效果,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既與人為善,又注重原則性,對原則性問題做到襟懷坦蕩、開誠布公,對非原則性問題,則相互體諒、相互提醒。 織密黨建“考評網”,強化黨員隊伍建設。制定《中共迪慶州委編辦支部委員會黨員考評管理辦法(試行)》,將云嶺先鋒系統黨員積分評定結果、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效果測評分值、支委會對黨員目標管理考評分值和年度民主評議黨員結果分別按20%、20%、30%、30%的權重納入考評總分值中,對黨員進行全方位考評,確保考評方向不偏、內容完整,把黨員在業務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情況及業務工作完成水平納入支委會評分內容,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促黨建,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雙促雙進,并強化考評結果運用。 通過不斷織密“四網”,州委編辦黨支部在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被州委州直機關工委命名為“規范化建設達標黨支部”,被州委組織部命名為“紅旗黨組織”,被州委命名為“全州先進基層黨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