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帆 彭少杰 “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百姓變股東,這樣不但能找到集體經濟新‘錢’景,還能更好地增加大家的收入。”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鎮金龍社區居民馬壽喜家中,2023年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金龍社區黨總支書記湯福英正在同她聊家常,并深入淺出地宣講一些新政策。湯福英溫和的語調、耐心的講解,讓馬壽喜聽了連連點頭:“是的,大家一起想辦法,好日子更有奔頭。” 金龍社區是獨克宗古城核心區的村改居社區,現有住戶4000多人,人員構成復雜,綜合協調難度大。從2020年底到金龍社區工作開始,這樣的走訪入戶,湯福英每年有1000多戶次。 “到社區工作后,我才真正明白該如何服務好群眾、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湯福英說,以宣傳工作為例,以往只是宣講一些政策,現在的工作更具體、更有針對性,比如采取召開院壩會、火塘會、廣場會等方式進行,這樣更加貼近群眾、更接地氣,群眾對社區工作的配合度、信任度都有很大提升。 情系社區、情系群眾,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是湯福英的奮斗目標。工作中,她著力做到“五個好”:建設一個好的支部班子,帶出一支好的黨員隊伍和社區服務志愿者隊伍,健全一套好的工作制度,探索一個好的工作機制,創建一個好的社區環境。 “最難的(事情)給我。”湯福英建立班子成員聯系社區群眾工作制度,以身作則帶領轄區黨員“一走進”“二了解”“三提高”,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意、幫民困,扎扎實實地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加速推進重點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建塘鍋莊體驗區項目,傳統手工藝展區、多功能展區、農特產品展廳總體布局初具雛形,去年7月試運營,目前收益達7.3萬元。 接地氣的工作方法,讓湯福英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馬壽喜說:“湯書記工作很負責,她忙里忙外,大家都看在眼里。” “不怕辛苦,只要把事做好。”湯福英積極學習基層治理經驗,探索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基層治理架構,通過黨建引領,建立10支志愿服務隊伍,組織全覆蓋學習宣講34場次,覆蓋群眾2098戶次,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社區每個角落。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社區實踐,科學劃分出90個網格,選聘90名網格員,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問題15件,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1起,確保了社區的長治久安。 金龍社區黨總支副書記何春菊告訴記者:“湯書記給我們作了表率,社區各項工作有了很大提升,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社區居民,大家都凝心聚力謀發展。”如今,金龍社區的工作打開了新局面,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工作者為主體、社區志愿者共同參與,功能健全、運轉有序、服務居民的社區管理體系。積極落實社區事務準入制度,修訂完善居民公約,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在湯福英看來,黨建帶群建是做好社區工作的法寶。近期,社區黨建帶群建改革試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湯福英帶領社區共青團、婦聯成員致力提升社區群眾素質、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志愿服務,細致記錄、傾心交談,一步一個腳印把事情做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繼續探索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始終做到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竭盡所能服務好群眾。”湯福英說。 (載《云南日報》2023年7月14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