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結合州情,精準把握群眾需求,牢牢把握既要“管肚子”、更要“管腦子”的總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四件大事,深入實施“潤心工程”,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感恩奮進,加大服務供給、優化資源配置,弘揚時代新風、豐富精神生活,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發展成果惠民生 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馬古道,香格里拉的美麗名揚天下。迪慶的靚麗不只有美麗,也不止于美麗。 2012年至2022年,迪慶州地區生產總值從113.63億元增長到303.36億元,年均增長8.9%;人均生產總值從28133元增長到77785元;投資規模從2012年的155.34億元到2022年的280.5億元,年均增長13.4%;2022年,迪慶州公路通車總里程達8849.85公里,是2012年的1.6倍;衛生機構數從2012年的268個增長到2022年的305個,床位數從984張增長到2321張。今年6月2日,香格里拉職業學院掛牌成立,標志著迪慶高等教育實現零的突破。 一組組數據,是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在雪域高原的生動實踐。“與以前的生活相比,今天就太幸福了。”正值中午,39歲的阿幾在自己開的小吃店里打掃衛生。11年前,她離開香格里拉市五境鄉倉覺村吉史卡小組的家,到縣城當過服務員,擺過小攤,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餐飲培訓后,回到鄉里開起了小吃店。“每年有三四萬元收入,孩子上學免費,沒什么負擔,日子越過越美。”阿幾笑得開懷。 迪慶州緊扣“3815”戰略發展目標,突出守牢發展底線、堅守為民初心、提振增長動能、優化發展環境、挖掘發展潛能5個重點,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扛起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各領域,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人民。2022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3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長10.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898元,是2012年的2倍,年均增長7.8%。 圍繞大抓項目建設、大抓基礎設施建設,迪慶州加快推進新香維、香鄉、維巨公路等項目建設。持續做好職業技能提升、轉崗培訓、失業保障和穩崗就業等工作。持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高原特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家門口正在修一條新的公路,今年年底我準備回家發展,把閑置房間改成民宿,以后的日子會更好。”阿幾說,交通好了,大家的心氣兒更足了。 文明之風潤心田 文明之風潤心田,城鄉盡開幸福花。在香格里拉市的大街小巷有這樣一群人,幫助居民,有他們的身影;物質保障,有他們的汗水;心理疏導,有他們的溫馨……他們是高原志愿者。迪慶州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平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協助各地做好政策宣傳、健康教育、疫苗接種、購藥送藥、就醫轉診、心理疏導和服務保障等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將盡己所能參與志愿服務,帶動更多身邊人加入到志愿服務之中。”“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弘揚志愿精神,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作為一名志愿者,通過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貫穿始終,推動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這是志愿者的心聲,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無私奉獻,為夏日里的高原增添了更多底色。 連日來,一支高原牧區流動黨校宣講隊行走在高山峽谷間,以“文藝+宣講”的方式,將大道理變成小故事,把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送到家門口,豐富了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讓他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了解黨的政策、聆聽黨的聲音。 迪慶州嚴格按照有陣地、有制度、有隊伍、有活動、有記錄的“五有”標準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突出“廣”字,整合陣地、載體、項目各類資源;突出“實”字,建立健全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第一陣地”機制、“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供需對接服務機制。突出“引”字,堅持為民服務、堅持求真務實、堅持重在實踐、堅持用好網絡、堅持抓好重點。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培育社會文明風尚的重要舉措。迪慶州各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面加強對文明實踐所、站的日常監督、時常指導、常態推進。通過壓實責任,推動各級各部門扎實有效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當前,迪慶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緊緊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四件大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實效,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實踐“迪慶路徑”。 服務群眾辦實事 草甸間,高山上,村寨里,迪慶州豐富載體、創新手段,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城鄉社區、進校園、進軍營、進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進寺院、進網站,使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展現新作為,邁出新步伐,39萬迪慶兒女正奮力書寫新時代的迪慶答卷。 迪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通過實施“潤心”工程,抓好“管腦子”的工作,引導全州各族干部群眾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全面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迪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迪慶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迪慶廣大黨員干部發揚“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夯實黨在涉藏地區的執政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實用技能人才培養,迪慶州深入實施“技能云南”迪慶行動,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為契機,面向就業困難人員、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等群體,以勞動者就業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為導向,針對性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家畜飼養、畜禽養殖、農藝工、家電維修、民族特色菜等36個工種職業培訓160期,培訓學員6600多人次。如今,迪慶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聚焦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不斷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流程,全面提升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效能,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