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端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讓綠水青山永續增值,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維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精細平衡,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 一邊是豐厚的林地資源,一邊是迫切的民生需求,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條共融共生的發展道路?多年來,迪慶在“保生態”與“促發展”中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發展新路,精心哺育的林業資源正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紅利,不僅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更是富了一方百姓。 林下經濟,就是迪慶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2022年,迪慶州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022年,云南公眾生態環境綜合滿意率為93.1%,其中,迪慶的綜合滿意率最高,為97.4%;持續攻堅長江上游生態保護修復,堅持綠色發展,嚴守占全州國土面積67.29%生態保護紅線不出圈;全州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內的礦權全部退出;堅持自然恢復為主,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及植樹造林多管齊下,森林覆蓋率達77.63%;區域典型生態系統和重點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這份厚重的生態成績單,是我州幾代人一筆一筆精心勾畫出來的。 隨著生態保護工作持續推進,迪慶成為我國的生態高地之一。其良好的生態環境正為當地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的實踐證明,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是必須的,更是正確的。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辯證統一的。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綠水青山持續“流金淌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