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司法部“法治鄉村基層行”調研采訪活動走進云南,這是司法部2023年“法治鄉村基層行”主題宣傳活動的第四站。在云南期間,來自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0家媒體的記者深入大理州、麗江市7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采訪調研云南法治鄉村建設的實踐經驗和特色亮點。 近年來,云南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科學立法保善治、執法司法促公正、全民普法筑基石和提升服務解民憂上精準發力,扎實推進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2022年度,群眾對全省法治建設綜合滿意率達97.77%,創歷年新高。 探索鄉村民主法治之路 在漾濞縣蒼山西鎮光明村,媒體記者深入村委會、“法律明白人”李斌工作室、雞茨坪村民小組等地,對李斌、王嬌等“法律明白人”進行采訪,參加在農戶家中召開的法治鄉村建設基層座談會,即核桃樹下的書記協商院壩會。 聚焦光明村“普法有站、解紛有人、護村有隊、管水有制、種田有標、植綠有責、保潔有約”的“七有”鄉村民主法治之路,記者們對光明村村干部和群眾代表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光明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及作用發揮以及鄉村綜合治理情況。 在漾濞縣法治文化公園,記者們深度體驗采訪“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題宣傳群眾活動——彝族“打歌普法”。 來到漾濞縣平坡鎮向陽村委會阿尼么村民小組,記者們觀摩調研阿尼么村民小組“大榕樹下的村民議事會”,采訪向陽村“法律明白人”李江女,了解阿尼么村民小組以群眾自治、德治教化、法治支撐“三治融合”為抓手,不斷凝聚法治鄉村治理合力,切實把群眾訴求解決在基層,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有效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經濟穩步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共建共治共享經驗做法。 挖掘采訪法治鄉村新模式 在祥云縣劉廠鎮王家莊社區,記者們參觀調研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紅色書屋、法治長廊、百歲坊水規故事和王德三、王復生烈士故居,現場觀看“祥云花燈說普法”系列節目和廣場舞群眾性普法活動,挖掘采訪王家莊社區把傳播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家風文化同民主法治精神宣傳教育相融合,以“政治引領、法治保障、自治強基、智治支撐、德治教化”五治融合打造法治鄉村新模式。 走進大理市大理鎮五華社區“金花調解室”,記者們圍繞社區普法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救助、社情民意等內容深入對話“法律明白人”——“胖金花”李雪娟,隨機采訪群眾對社區法治建設的切身感受及依法治理取得的成效。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古生村,記者們現場考察白族“大本曲”普法的獨特魅力,訪談了解各民族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同心同向推進“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民主法治村莊建設成效。 調研法治鄉村融合治理 在鶴慶縣草海鎮新華村,記者們與“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村民代表等開展深入座談交流,前往黑龍潭牌坊、泉街巷、南邑文化活動場所、鶴慶縣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調解工作室)等地調研了解民族文化、鄉賢文化與法治鄉村治理結合開展的工作情況。 走進麗江市古城區開南街道貴峰社區,記者們認真詢問貴峰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和“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情況。 記者們還到花卉園區參觀了解法治引領下土地集中流轉、群眾就近就業務工等促農增收制度機制,到法治文化廣場參觀了解貴峰社區依托開南研習所、和萬寶故居等紅色教育資源賡續紅色基因、打造法治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到大來下村、大來上村就“黨建+法治”引領下農村發展進行深度采訪。 筑法治之基 行法治之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和總目標。法治鄉村建設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是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 2023年司法部“法治鄉村基層行”活動生動展現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在云嶺大地的生動實踐和云南法治鄉村建設的具體成效。 云南將以此次主題宣傳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用法治鄉村建設的“辛苦指數”換廣大群眾的“滿意指數”。 同時,各家媒體記者講好云南鄉村法治故事,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云嶺大地蔚然成風,為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云南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