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重大主題宣傳·我在邊疆望北京第2季(內蒙古&云南)丨葫蘆絲與馬頭琴奏響鄉村振興曲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9-19 15:00:06

微信圖片_20230822172147.jpg


從江河在群山之間劈削

生靈穿越古今

在這里交匯的七彩高原


云南怒江

到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

遼闊草原

219、311兩條國道在途經云南、內蒙古時,一路串聯起眾多壯美景觀,皆是老鄉們“快馬加鞭”奔向新生活的新圖景。沿途而行,雖遠隔千里關山,卻正共同經歷著一部經典的新時代奮斗詩篇,講述著邊疆群眾共同實現美好生活愿望的故事。


為從不同視角立體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邊疆探索,精彩呈現邁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道路上,各族兒女奮力繪就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邊疆新圖景。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云南省委網信辦聯動內蒙古、吉林、廣西、西藏、新疆等6個邊疆省區黨委網信辦主辦,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云報客戶端、云南省媒體融合重點實驗室?精品制作融媒工作室策劃執行并聯動沿邊省區主流媒體,聯合推出融媒體聯動產品《全網重大主題宣傳?我在邊疆望北京第2季》。今天一起來看第二期:“葫蘆絲與馬頭琴奏響鄉村振興曲”。



微信圖片_20230913155522.jpg

內蒙古的“馬頭琴”

聲音圓潤、低回宛轉

云南的“葫蘆絲”

獨特淳樸、飄逸輕柔

她們遠隔千山萬水

共同奏響心中最美的旋律

共同講述

邊疆人民

在新征程,新奮斗中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的生動故事

云南普者黑

從跨越橫斷山脈的219國道

到穿過內蒙古高原的311國道

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邊疆人民唱起幸福生活的新樂章

微信截圖_20230911102208.png


內蒙古碧草連天 韓冷 攝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呼和浩特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從全國來看,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的任務在一些邊疆民族地區。這些邊疆民族地區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隊。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微信截圖_20230911094654.png


6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這是8日上午,習近平在呼和浩特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小康,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和夙愿。鄉村實現全面小康,產業興旺是基礎。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戰略部署。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鄉村振興大棋局中如何精準落子?



云南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中心任務,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業,促進創業就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建設綠美鄉村。

進入鄉村振興新征程,云南旗幟鮮明地把農民收入問題列入省委、省政府工作第一方陣,把一切為了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鮮明導向。持續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再上新臺階。



示范帶動全村人一起富

新型職業農民端起技能碗

挖掘“土特產” 走穩振興路

……

一個個身邊的故事

正在講述云嶺新變化

微信圖片_20230908180242.jpg


2020年,肖蘇文等人從玉溪等地辭職返鄉創業,看到親朋好友家有果樹、茶地,便萌生出了林下養雞的想法。說干就干,肖蘇文等人依托中遠海運集團定點幫扶資源,在永德縣永康鎮勐底農場7隊,以“黨組織+村集體+龍頭企業+聯合社+合作社+農戶”的“六位一體”運營模式,邀約農戶共同成立永德縣小鎮青年養殖專業合作社。

為了帶動村民分散養殖生態土雞,肖蘇文和同伴白天喂雞、學技術、分析市場、收集數據,晚上跑山路、挨家挨戶走訪指導,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農村學員的養殖技術。

這幾年,在小鎮青年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發展養殖業。肖蘇文說,他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是想示范帶動全村人一起致富。

微信截圖_20230907174858.png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南莊鎮葡萄種植基地,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積秀經常利用返鄉時間給周邊村寨的疏果工人傳授疏果要點。作為建水縣“巧媳婦金剪刀”疏果隊的一員,出生于1991年的李積秀算是隊伍里年輕的老師傅。

作為中國早熟葡萄名鎮,建水縣南莊鎮出產的葡萄上市早、品質好,葡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孕育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收割隊伍。

參與收割的多是手持剪刀的婦女,所以叫作“巧媳婦金剪刀疏果隊。外省來的葡萄收購者欣賞她們多年積累的種植、管理經驗,每年都會打電話邀請她們外出務工。據悉,每名“巧媳婦”外出務工2個月可收入3萬元左右,這為南莊鎮帶來了每年超過9000萬元的勞務收入。

以技能提升帶動增收致富,讓農民端起“技能碗”、吃上“手藝飯”,“巧媳婦”這正是云南新型職業農民逐夢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初秋,師宗縣雄壁鎮雨柱村的桃子相繼成熟,迎來采摘高峰期。在稗子溝村硝洞桃園里,低矮粗壯的桃樹枝上,掛滿了一顆顆鮮嫩水靈的桃子,果農孟石榮和工人們穿梭在桃園里采摘成熟的桃子,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孟石榮種桃已有8年。他介紹,以前的雨柱村以挖煤為生,隨著煤炭去產能和減量化生產,很多人都選擇了外出務工,自己也成為了打工人潮中的一員。經過幾年的打拼,孟石榮還是想回家種桃。到山東考察后,他開始嘗試種植桃樹。

幾年來,孟石榮一直在種桃路上不斷摸索,查閱資料、外出考察、學習技術……如今,他家桃園里的桃子品種達13種,面積發展到100多畝,成為了村里的種植大戶。他家的桃子品種全、品質好、成色佳,深受客商喜愛,周邊果農都來他這里學習技術。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種植桃子。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云南脫貧群眾不掉隊。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4147元、增長15.9%,高于全省農民收入增速9.2個百分點,與全國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上年的64.8%提升到70.3%,進一步縮小了與全國的差距。按收入周期核算,2023年前兩個季度全省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8197.5元,達到時序進度要求。


640.jpg


“馬頭琴聲響 情誼綿長”

悠揚的馬頭琴不僅悅耳動聽

也見證了內蒙古農牧民的幸福生活

隨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

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牧民用馬頭琴奏響

鄉村振興的“幸福進行曲”

將如今農村牧區的幸福生活娓娓道來

640.png

呼倫貝爾大草原


“要發揮好農牧業優勢,從土地、科技、種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穩步優化農牧業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推動農牧業轉型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抓好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和綠色有機品牌打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為內蒙古緊扣戰略定位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極大提振了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建設亮麗內蒙古的信心。



640 (1).jpg


初秋,天高云淡,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巴仁寶勒格村的各類水果大棚內,色彩斑斕,“豐”景如畫。

“多虧科技特派員幫助,我雖然是第一次種植西梅,但從整形修剪到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都沒怎么操心,預計今年每畝西梅產量2000斤,可收入2萬元。”在西梅種植基地,果農楊軍欣喜地介紹著自家即將成熟的西梅。

“對于西梅的種植,我上網自學了很多知識,一有時間我就到田間地頭去看看,指導農民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新技術。”烏拉特中旗農牧和科技局科技特派員武秀梅說。

像武秀梅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在該旗還有很多。近年來,烏拉特中旗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立足實際,緊扣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依托“萬名專家服務基層”活動,探索形成“研發+示范+應用+專家+項目+園區(基地)+新型經營主體+示范戶”的科技服務新模式,把科技人才派至農村牧區一線培養鍛煉、指導示范,全力釋放人才動能。

d40c9f0b-4cb1-7f3a-a034-c377b377b652.jpeg


走進巴仁哲里木鎮查干登吉嘎查,600畝蒼術躍然于眼前,據種植戶王大喜介紹,他的600畝蒼術是去年十月份栽種的,雖然生長周期為四年,收成較慢,但是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在售賣前每年生產的蒼術籽也可以進行售賣,值得一提的是蒼術適合在鹽堿地生長,并具有固土防沙的作用,能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我種植這個藥材的主要原因是這土地有點沙化,種植藥材能固沙治沙,種糧食作物的話,沙化地產量低,種藥材要比糧食作物產值高一些,雖然生長周期長一點,但是收益比較可觀。”種植戶王大喜說。

看著正在成長的蒼術苗,王大喜充滿信心地說,等到三年后,如果經濟效益理想的話他還會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同時積極動員周圍農牧民與他一起種植藥材,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同時也讓嘎查周圍的鹽堿地煥發新的生機。

401592aa-1060-f61e-d758-8f73e336999f.jpeg


千里草原托起萬里藍天,駿馬馳騁,豪邁壯闊,成群奔騰的馬群不僅給興安盟扎賚特旗寶力根花蘇木美如畫的牧區點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給這里的農牧民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農牧民正“快馬加鞭”奔向新生活。

2019年以來,陳德良引進優質馬匹,在原先肉質馬的基礎上培育改良了一批品種優良的賽馬,從單純的生產出售馬肉到出租馬匹、參加各項賽事、成立馬術協會等,帶動家鄉群眾“馬”上致富。

“以往我也養馬、賽馬,但總是摸不出門道,養殖技術、馴馬技術都不過關,后來漸漸摸索出了經驗,馬匹數量也逐漸增加。這幾年我用混血改良技術繁育優良品種,對新出生的馬駒進行優選,培養賽馬,賽馬的價值高出肉質馬幾十倍。”談到養馬、賽馬經歷,陳德良驕傲地算起了經濟賬,如今他的年收入達6萬余元。

微信截圖_20230910141128.png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正在利用直升機對玉米、大豆進行噴藥作業


近年來,內蒙古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東中西部差異化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正以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為牽引,堅持農牧業農村牧區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牧業強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微信截圖_20230911113446.png


馬頭琴弦里流淌著

古老而遙遠的夢想

葫蘆絲聲里講述著

千年以來的幸福愿望

20220706044941784.jpg


從西南邊疆到祖國北疆

戈壁和荒漠變成良田

崎嶇的山地上修建起公路

住在大山里的百姓都搬遷到了縣城新房

特色農產品讓當地人自力更生

小縣城小村莊漸漸富裕了起來

微信截圖_20230911113819.png


新征程,再出發

鄉村振興繼續繪就新圖景

邊疆人民再唱幸福新歌




指導單位

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主辦單位

云南省委網信辦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網信辦

吉林省委網信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

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


策劃執行

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云報客戶端

云南省媒體融合重點實驗室·精品制作融媒工作室


聯合出品

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云報客戶端 

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云南號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客戶端

中國吉林網·吉刻新聞客戶端

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西藏日報·西藏日報客戶端

西藏廣播電視臺·珠峰云客戶端

新疆廣播電視臺·絲路視聽客戶端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責任編輯:鄒金濤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硬少妇毛片|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在线日产精品一区|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