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修到家門口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一首耳熟能詳的《天路》道盡了雪域各族兒女對鐵路的期盼。 “我在鐵路上做鋪軌工作,能參與到通往家鄉的鐵路建設中,我很自豪。”在滇藏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段務工的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聯合村村民知史初姆難掩內心的激動,“鐵軌鋪到家門口了,高鐵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初秋的香格里拉涼風習習,但在鐵路鋪軌施工現場,工人們的衣服還是被汗水打濕了一次又一次。“鋪軌的這幾個月,工人們早晨上鐵路后,一整天都在跟著牽引車加速前行。”中鐵二十一局鋪軌項目部副經理劉喜忠告訴記者。 加速向前 創造高原鐵路單日鋪軌紀錄 記者在施工現場感受到了施工的緊張緊湊。牽引機、鋪軌機、運軌機一字排開,鋪軌車抓取長達500米的鋼軌,推送到前方的牽引車上,牽引車牽引著鋼軌前行,直至落槽,工人們迅速將沿線鋪設在鋼軌下的滾筒取出,擰緊螺絲…… 滇藏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段鋪軌過程中,經歷了地形復雜、海拔高、交通不便、隧道工程比例高、線路坡度大等一個個“攔路虎”,中鐵二十一局的建設者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不斷優化方案和資源配置,創新施工工藝,改造機械設備,采用機械化、自動化鋪軌機組和施工信息化等手段,大幅提高了軌道幾何尺寸的精度和施工效率,自7月12日軌道鋪設至迪慶境內以來,1000余名工作人員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施工,用時兩個多月,完成了后續長大坡道、橋隧相連地段鋪軌和架梁鋪架任務,創造了高原鐵路單日鋪軌8公里紀錄。 “滇藏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段全線鋪軌完成,為后續大機養護、線路精調創造了良好條件的同時,也為保證全線年內開通奠定堅實基礎。”劉喜忠自豪地說。 用心鋪就“最美進藏天路” 滇藏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段南起麗江市,向北跨越金沙江,經小中甸至香格里拉,新設開通站12個,隧道20座,連接玉龍雪山、虎跳峽等著名景區,穿越多個民族聚居地,被譽為“最美進藏天路”。 這條“天路”從海拔2400米的麗江盆地一路向北跨金沙江虎跳峽,爬升至海拔3400米的香格里拉盆地,途經高原雪山地區,季節間、晝夜間溫差較大,鋪設難度大。長軌推送過程中,面對長大坡度隧道推送長軌困難等問題,建設者們組織了長軌運輸試驗及防有毒有害氣體窒息應急演練,收集驗證了在困難條件下,制運架鋪設備在高原環境工作功率的有效科學參數,提升了在有限空間內作業的自救能力和經驗,鞏固拓展了高原施工攻堅成果,為后期滇藏鐵路和川藏鐵路建設運營提供了技術參數,為高鐵建設在高海拔長大隧道、長大坡道、有限空間內作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滇藏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段承載著的不只是技術的攻堅與積累,更是迪慶各族群眾對“團結線”“幸福路”的期盼。 “讓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沿線群眾的出行更加快捷,這是我們高鐵建設者的夢想。”劉喜忠說,“建成通車后,麗江至香格里拉僅需1個半小時,昆明到香格里拉5小時左右,這條鐵路對補齊滇西北地區鐵路網絡,助推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