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維西縣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為抓手,突出重點,完善措施,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全縣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成功列入第7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省級推薦名單。 強化組織領導,高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維西縣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性、戰略性重要位置,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領導責任、工作調度、考核評價、督導問責“四項機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和督查清單,全面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制度建設,全面提升環境保護水平。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出臺《維西縣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探索建立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系列工作機制,積極推進城鄉環境總體規劃、“多規合一”等試點工作,設立縣、鄉、村三級河長186人、三級林長198人,選聘生態管護員11132名常態化開展巡山、護林、清河,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突出問題導向,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堅持問題導向和精準治污,高標準抓好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固體廢棄物管理工作,切實解決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100%,國控、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均達到Ⅰ類或Ⅱ類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土壤環境質量穩定,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多年保持為優,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保持全省前列。 強化系統保護,筑牢綠水青山生態屏障。堅持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綠化工作,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完成義務植樹1303萬株、人工造林25.2萬畝、森林撫育35.7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6.2%,極大改善了野生動植物生長、棲息環境。 加快產業轉型,積極培育綠色發展動能。堅持立足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以有機特色農業、生態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為主的現代綠色產業體系,打生態牌、走生態路,依靠綠水青山創造生態財富。目前,全縣有機特色農業已初見規模,“一縣一業”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冰葡萄、糯山藥、老黑谷、藏香豬、傈家烏雞等特色產業持續壯大,共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06個、認證面積達到30.18萬畝,特別是維西糯山藥、維西老黑谷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十大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維西傈家烏雞”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種質庫。同時,生態旅游產業和綠色能源產業也穩步發展,塔城鎮啟別村生態旅游發展模式獲得省委省政府的認可和推廣,全縣綠色水電年發電量突破70億千瓦時。 提升人居環境,著力打造綠美維西。堅持城鄉一體規劃、一體建設,深入實施“綠美維西”、美麗縣城和美麗鄉村“百千萬”示范工程,持續改善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為群眾打造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的和美家園,先后獲得云南省“美麗縣城”“園林城市”“衛生縣城”等稱號。目前,縣城建成區內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9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3.2平方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81%,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