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建塘鎮尼史村黨總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整合各方力量,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致富。 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尼史村黨總支按照“產業為支撐,資金變資產,資產變收益”的原則,因地制宜、精心規劃、合理布局,先后整合資金2112萬元,在阿能小組建設集體經濟足球場,由諾迪之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租組織足球聯賽及青少年足球培訓;在畢松谷村民小組建設集體經濟現代化示范種植園區,引入藏鄉情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發展以草莓種植為主,休閑娛樂為輔的生態園;在歸都谷村民小組建設集體經濟牦牛品種改良育肥場,由天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承租作為牦牛養殖及品種改良廠房;在布倫小組建設集體經濟菜籽油加工廠,由吉娃仁安酥油燈廠承租進行菜籽油加工;在初古、布倫、哈木、角茸村民小組修建集體經濟馬場,外包經營。通過將資金變為資產,資產變收益,今年尼史村集體經濟收益預計達219.5萬元,覆蓋農戶243戶,預計戶均分紅7703元。 黨建引領推動產業興旺。針對尼史村實體經濟薄弱、就業活力不足等問題,立足資源優勢確定了“引進來、留得住、帶起來”的產業發展思路,以黨建搭臺、經濟唱戲為助力,以產業扶持、發展項目為支撐,著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經濟蓬勃發展。截至目前,享受產業扶持、項目支持的尼史村企業、合作社共有32家,2022年27家企業享受產業獎補扶持資金達82萬元。尼史村牦牛養殖合作社、公司共21家。其中,8家牦牛養殖合作社由總支牽頭,入股成立了迪慶天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牛肉加工銷售企業2家、牛奶收購加工企業2家,已初步形成牦牛養殖、銷售、加工產業鏈。2022年尼史村牦牛存欄達到3260頭,其中合作社、企業養殖達1809頭。萵筍種植、育苗企業種植萵筍3800余畝,年產量達3.1萬噸,出產的萵筍遠銷廣東、上海等地。馬鈴薯種植公司規模種植各類品種馬鈴薯1600余畝,通過規模化種植,馬鈴薯畝產達6000斤。企業、合作社種植藥材、水果、苗圃600余畝。逐步實現尼史村農業向適度規模化發展。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依托良好的區位條件、生態環境和人文資源,以藏文化特色為亮點,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提升納帕海沿線村莊旅游服務功能。尼史村下片5個村組發展草原休閑山莊、騎行體驗和民宿開發,以高山別莊、布倫薩洛頤度假酒店、背包十年青旅等為主的酒店民宿客棧達23家。 黨建引領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為有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切實發揮承包土地規模化、專業化生產作用,尼史村黨總支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倡導企業、合作社、大戶承包經營,為建設產業基地提供基礎保障。截至目前,全村7493畝耕地,已流轉5900余畝,土地流轉率達76%,2022年,全村土地流轉收入達650余萬元,戶均增收8132元。尼史村轄區內現共有企業、合作社、酒店民宿、馬場近90余家,2022年用工達到8000余人次。為著力提高群眾工資性收入,村黨總支充分利用村轄區內企業、合作社、產業基地、加工車間和項目建設資源眾多的機遇,積極對接用工需求,組織群眾就近務工,實現長期務工300余人,每年人均務工收入達3萬元,短期務工1300余人,每年人均收入達1.27萬元。選聘公益崗76名,擔任鄉村保潔員、護林員、生態管護員、納帕海草管員,每年人均工資收入可達1.2萬元,戶均工資性收入從2018年的2650元到2022年的9800元。 (州委政研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