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我州投資4.5291億元實施滇西北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項目(以下簡稱“雙重”項目),人工造喬木林9.56萬畝、退化林修復24.42萬畝、人工種草50萬畝、節水灌溉216處,退化林、退化草原、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復,生態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以作風革命之“勁”做實項目保障工作 “雙重”項目是中央預算內投資、在生態脆弱地區實施的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事關人民的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基礎。 “‘雙重’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地塊分散且項目建設標準高,需同步開展落地上圖工作。”迪慶州滇西北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為確保項目建設與全省同步推進,州人民政府成立了迪慶州“雙重”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及項目建設指揮部,深入踐行“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要求,實行“掛圖作戰”,嚴格落實“部門一周一梳理、分管一旬一推動、黨委一月一研究”的重點建設項目調度機制,奮力抓項目穩進度。僅用時3個月完成“雙重”項目申報、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并于2022年8月底開工建設。 “雙重”項目種植地塊分散、標段多、管理難度大,2022年涉及9724個造林種草點、104個標段,2023年涉及3557個造林種草點、62個標段。2023年11月完成各標段建設任務,并以全查的形式開展年度驗收工作,根據驗收情況撥付進度款及安排開展補植補造,確保按質按量完成項目任務。 以水到渠成之“舉”抓實項目閉環管理 項目建設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計劃合同辦公室、財務組、工程督導組4個工作專班,建立項目管理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和項目監理制“4項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迪慶藏族自治州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包括項目策劃、項目咨詢設計、施工管理、工程監理、檢查督導、成效監測與評價、工程驗收的全過程監督管理體系,確保每個施工現場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監理方現場監督、審計監督抽查工程量、督導組全過程督導。 以生態環境之“優”夯實經濟發展之基我州將“雙重”項目列入迪慶州年度重點建設項目,主動融入全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與全省、全州項目建設一同開足馬力、全力推進,讓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迸發出巨大的綠色能量,助力全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項目實施兩年來,克服地方配套資金不足的困難,為項目區林農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累計參與項目建設13840人次,支付勞務工資9333萬元。在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提高生態保護意識,推動群眾致富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黃曉麗 通訊員 和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