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洛桑央宗) 記者從香格里拉市納帕海流域綜合保護治理工程推進組了解到,今年以來,州、市兩級有關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層層壓實責任,大力實施納帕海水患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相關工作取得成效。 自2018年納帕海水災出現后,州、市兩級成立泄水清淤工作領導小組,倒排工期,開始實施納帕海落水洞泄水清淤(水患治理)項目,配合清理方案編制了物探方案,及時消除了納帕海水災對周邊群眾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今年以來,為了解決納帕海水患問題,提升納帕海水質,在以往對7號、8號滲水裂隙進行常規清淤的基礎上,新增采取了擴容、增閘、移路、增管、調欄、增點、插管等措施,完成納帕海滲水裂隙應急清淤階段性施工,并于2023年3月31日開閘泄水,2023年7月汛期水位為3262.84米(歷史最低水位3263.00米),與2022年汛期最高水位3266.68米相比下降3.84米,處于安全水位,進水量與泄水量平衡。 “這些治理措施有助于水循環,有助于草本植物生長和恢復草場,有助于有害沉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氮、磷,進而提升了水質,為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提供最佳生境。在恢復和增加自然滲水功能的同時,管護局準備了蓄水功能,可以通過閘門來控制水位,根據環境需求和濕地功能來控制最佳生態水位。”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推進納帕海生態環境恢復和保護,近年來管護局持續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各類項目。2016年起,開展社區共管項目,聘請村民直接參與濕地保護,截至2022年累計實施了4期項目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耕地補償累計427.81畝,退化濕地恢復面積累計10000畝。組織納帕海周邊群眾參加生態養殖技術培訓,引導農牧民科學養畜、種草養畜、舍飼圈養,開展畜禽糞污還田還草利用,推廣農牧循環綠色健康養殖模式,提高養殖科技水平,提升養殖效益,增強環保意識。還將納帕海沿線核心區耕地納入控規范圍,全面推行農作物綠色生態種植和節水節肥節藥型農作物種植模式,引導農戶種植青稞、油菜、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確保農業生產與自然景觀協調。 此外,各級農村人居辦不定期對納帕海周邊開展農村廁所革命、農村垃圾污水治理等問題督導、通報、曝光工作,結合“三清四抓一改”和“六個一”行動,不斷提升納帕海周邊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