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春節收假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舉行2024年一季度重大產業項目調度推進會,釋放一開年就“抓落實、干起來”的鮮明導向,激勵各地各部門真抓實干、奮勇爭先,推動今年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了解到,2024年一季度開工重大產業項目共591個,年度計劃投資419.25億元,總投資、項目個均投資較去年四季度分別增長51.81%、65.68%。“項目化、產業化、市場化、高質量”是這批項目的突出特點。 時間回溯到2022年2月25日上午,云南省委、省政府舉行當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此后,每個季度調度推進重大產業項目一次,一季不落。至今日,進行到第九次。 九次調度,久久為功。 兩年來,全省共推動6156個重大產業項目落地開工,其中3183個項目建成投產,項目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年稅收達144億元、提供超過18萬個就業崗位。 “今天的產業項目,就是明天的經濟實力。”省委書記王寧曾在調度會上要求全省各地區各部門牢固樹立“抓產業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推動產業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 云南短板,“短”在產業;產業之“難”,難在項目。這正是省委、省政府九次調度推進會均聚焦“產業項目”的原因所在。如何破題?云南的思路是—— 高原特色農業要“優”要“強”:在產業鏈前端的研發和后端的營銷上下功夫,帶動“中間”深加工,建設專業化特色農產品交易市場,打造更多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的綠色“云品”。 新型工業化要“新”要“闖”:加快改造提升煙草、有色、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鞏固提升綠色硅、綠色鋁、新能源電池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材料、稀貴金屬、光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研究布局未來產業。 文旅產業要“快”要“轉”:抓住旅游業強勁復蘇窗口期,積極推進文旅融合,實施一批重大文旅產業項目,抓典型樹品牌,與時俱進規范旅游管理,豐富優質旅游供給。 現代物流業要“引”要“培”:引培龍頭企業,提高物流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 項目開工,產業發力——2023年,云南產業投資增長10.5%、占全部投資比重首次過半、達50.4%,產業民間投資增長8.7%、占全部民間投資的65.8%。云南工業投資增長19.1%、規模和增速均居全省各行業第1位,能源、農業、旅游投資規模均居全國前列。 “持續做好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的大文章。”王寧強調,要不斷加大農業、旅游、能源等優勢資源項目投資力度,切實把“三大經濟”概念變為實實在在的項目。 一組數字,可見端倪——2024年一季度開工重大產業項目中,能源工業項目102個,能源以外工業項目177個,農業項目221個,數字經濟項目21個,文化旅游項目70個。其中,能源工業、能源以外工業總投資較去年四季度分別增加46.74%、55.88%,文化旅游項目總投資是去年四季度的4.8倍。 “聚焦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兩大主題,統籌防風化債和穩投資,推動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省發改委主任王正英介紹,云南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出“三個轉變”的特點: 增長方式上,從依靠基建、房地產投資拉動向產業投資拉動轉變; 增長動能上,從依靠政府投資帶動向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協同驅動轉變; 增長路徑上,從依靠高負債投入、粗放式增長向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轉變。 實踐證明,省委、省政府按季度召開重大產業項目調度推進會,極大調動了全省上下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的積極性——分州(市)看,楚雄、昆明、曲靖2024年一季度開工重大產業項目數量排名前三,分別為111、94、93個,有6個州(市)項目數量較去年四季度有所增加;曲靖、昆明、楚雄、昭通、紅河項目總投資超 100億,分別為 236.75億元、189.76 億元、145.82 億元、118.81 億元、116.89 億元;昭通、西雙版納、玉溪、曲靖、麗江、昆明項目個均投資均在 2億元以上。 “抓產業項目就是抓發展”已經成為全省上下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 從“九”看“久”,云南破“難”。 “各級黨政‘一把手’要在抓產業、抓項目上發揮關鍵作用,切實做到上心上手上力。”王寧和省長王予波強調,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決不能弄虛作假,確保項目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全面緊起來、快起來、干起來,努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