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何雨桐)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緊扣市委“三個著力”工作目標,以精神文明創建培育年為契機,持續推動文明創建升級,深化“五個文明”創建工作,把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工作重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文明實踐“筑根基”。香格里拉市盤活陣地資源,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統籌管理基層文化站、文化廣場等陣地資源,策劃舉辦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題活動,充分發揮各類陣地作用。整合宣講力量,打好“高原牧區流動黨校”特色理論宣講牌,用“沾著泥土”的語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截至2023年12月,共開展各類宣講3797場次,覆蓋47.9萬人次。全面踐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深入推進“8+N”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成立志愿服務總隊并對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等8支志愿服務隊伍進行集中授旗,積極培育“雷鋒行動藍焰守護”“感恩志愿服務”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組織開展各類文明勸導、愛心義診等志愿活動,努力做到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典型引領“塑精神”。香格里拉市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以培育選樹和學習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為主要抓手,充分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榜樣引領作用,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文明實踐,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2023年以來,共推薦選樹中國好人2人,省級道德模范、好人6人,州市級各類模范好人116人。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文明實踐平臺,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用民歌、諺語等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件話”轉化成“家常話”,開展故事征集、歌舞展演等文明實踐活動,寓教于樂提升農民群眾精神風貌,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推動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美起來,不斷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移風易俗“樹新風”。針對薄養厚葬、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陋習,印發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方案等文件,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同時,結合傳統節日,組織群眾性文化惠民活動,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涵育農村新風新貌。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文明細胞培育工程,推進“五大創建”活動,不斷鞏固提升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通過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創建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文明新風,弘揚道德風尚。2023年以來,共評選“星級文明戶”27905戶,文明家庭140戶,最美庭院129戶,最美家庭40戶,使更多精神文明創建成果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文化賦能“激活力”。樹牢“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理念,以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為引領,積極培育冬季旅游、紅色旅游等文化旅游發展新業態。強化群眾精神文化支撐,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打造17個鄉愁記憶館,有力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深挖非遺文化、紅色文化等本土特色資源,舉辦歡樂香巴拉、五月傳統賽馬節等民族節慶文化活動,組織松茸采摘、廟會等鄉鎮特色民族文化活動,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藝作品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