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何雨桐)近年來,州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為主線,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等工作中不斷創新,架起政企“連心橋”,當好民營企業“貼心人”,助力我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完善平臺建設,拓展服務維度。興建高效能民企服務平臺,開展迪慶評議工作,推動構建以市場主體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2023年,州工商聯共組織275家民營企業對政府30個職能部門進行評議,收到相關評議53條,均已及時進行回復處置。大力發展鄉鎮基層商會,積極成立在迪異地商會,加強與各在外商會的聯系,切實擴大民營企業聯系服務面、延伸服務觸角、提升服務效能。 助力紓困解難,彰顯服務力度。定期舉辦政企座談會,采取“主題+問題”“報名+點名”“見面+書面”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參會企業領域,聚焦企業存在的痛點難點,形成問題建議梳理、交辦、反饋、督查評價工作閉環,提升辦結滿意率。健全完善企業家活動機制,暢通民企參政議政通道,通過組織開展基層商會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排摸問題和不足。同時,開通社情民意直通車,在各基層商會中設立“企情”直報點,鼓勵商會、企業積極報送建議訴求。 聚焦法治護航,注重服務深度。推動構建“1+N”模式,聯合州法院開展共建在線調解平臺,聯合州檢察院出臺《涉案企業合規巡回檢查工作細則(試行)》,運用好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聯合州司法局優化“萬所聯萬會”協調機制,推動全州16家律師事務所與12家商協會建立法律服務合作關系,推動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走深走實。其中,“萬所聯萬會”機制等做法獲評云南省工商聯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典型案例,“法官進商會、進協會、進企業”活動被評為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案例。 濃厚親商氛圍,提升服務溫度。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深入開展“滇商永遠跟黨走”思想引領行動,深化民營經濟人士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健全完善新生代企業家人才庫,實施分類儲備、動態管理,加強新生代企業家人才教育培訓,注重推薦使用和實踐鍛煉,進一步打造高素質創新型新生代企業家隊伍,講好迪慶民營經濟統戰領域故事,展現新時代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