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密密麻麻寫滿數字的社會保險“小本本”到繳費記錄全部錄入電腦的一張證明;從線下窗口排長龍到線上秒審批;從填表單、跑窗口到預約辦、一窗綜合辦……近年來,州社保中心始終秉持惠民、便民、利民的服務理念,著眼于社保經辦服務新形勢、新要求,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管理服務模式,不斷拓展辦事渠道、優化辦事流程、縮短辦事時限、創新服務模式,全面深化社保經辦服務數字化轉型,打通社保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數字化轉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以往幾天才辦結的社保卡申領業務,現在幾分鐘就搞定”“重復信息不用填,職工養老保險省內轉移接續這類異地業務不用來回跑”“現在參保在手機上就可以辦理,省時省力”……群眾這些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正是源自社保工作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深刻變革。 近年來,州社保中心以數字云南建設為契機,以智慧政務建設為核心,深化社保數字化轉型,匯聚社保大數據資源,推動社保大數據應用,打造智慧社保。 “退休人員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從以前填表蓋章拍照,到現在手機App人臉識別認證,借助數字化手段,實現了技術賦能、服務升級。”州社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州持續推進云南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現社會保險參保登記、關系轉移、參保證明打印等社保業務全程網辦,參保單位和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社會保險各項業務,讓社會保險受益人辦事少跑腿。 州社保中心依托云南人社“12333”、云南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一部手機辦事通手機App以及電子社保卡等微信小程序推動經辦服務向線上轉型,68項高頻業務實現網上辦,16項個人業務實現掌上辦,29項業務實現合作金融機構網點銀行代辦,工傷醫療就醫實現全州通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實現州內免辦、跨州通辦,初步形成了線上線下、州內州外、網廳一體、多元化多渠道社保服務格局。 就近辦、多點辦,打造社保“15分鐘便民服務圈” “孩子給我買了智能手機,但我不會用,有事還是習慣到窗口來辦,以前辦理社保業務只能到社保窗口,現在到郵政、銀行網點也可以辦理,方便多了。”今年70多歲的楊云芝老人說。 從線下排長龍到線上秒審批,州社保中心全力推進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升級,讓“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逐步變為現實,越來越多參保人員像楊云芝一樣真切感受到社保服務的便捷。 為讓參保群眾和企業既能享受到一網通辦的快捷,也能享受到就近辦理的便利,州社保中心推行社郵合作、社銀合作新模式,充分發揮銀行網點密度大、服務人群廣、設施先進的優勢,不斷拓寬業務辦理渠道,打造社保“15分鐘便民服務圈”。銀行柜臺開設人社業務窗口,通過專線訪問云南人社一體化平臺,將參保繳費、申報、個人待遇查詢等48項業務納入服務事項清單。同時,網點設置網廳業務專區,配備相應電腦設備和打印設備,接入云南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網點人員便能指導群眾自助完成社保業務辦理,或指導群眾在人社App上辦理業務。 截至目前,社郵合作日均咨詢人數約60余人,日均辦理20余人。社銀合作累計辦理社保卡1260張,醫保電子憑證2559戶,社保業務查詢2350人次,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代證16271人,代證金額為2200余萬元。 打破壁壘,數據共享讓服務實現一網通辦 在政務服務大廳社保窗口,工作人員馮晉正聚精會神地運用云南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為群眾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從事社保工作近10年,馮晉對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辦理的變化感受頗深,“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均通過國家人社部轉移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無需參保人員再跑腿或者郵寄資料,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馮晉說。 自2022年5月社保新版業務系統上線運行以來,州社保局積極開展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工作,已完成400余人次轉移接續,涵蓋機關與企業養老保險互轉、跨省機關養老保險轉移、跨省企業養老保險轉移、職業年金轉移等多個方面,提升了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便捷化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實現業務不見面辦理,資料不見面提交,結果不見面送達,有效解決參保群眾異地辦事堵點難點問題,辦事群眾無需來回跑路、多次往返,真正實現讓人社服務直抵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