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黃曉麗) 去年以來,我州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作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民心工程、美麗工程、強農工程,準確把握形勢,聚焦工作重點,努力走出村美、業興、人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路徑。 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堅持做好“土特產”文章,助推特色產業發展。組建了一支專家團隊,推廣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加強營銷平臺和渠道搭建等,落實聯農帶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獎補措施,兌現獎補資金1314萬元。建設了一批綠色標準化生產龍頭基地,鞏固提升6個保種繁種和養殖基地,完成2194畝優質釀酒葡萄原料生產基地提質工作和2800畝中藥材基地建設,認定15個州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培育了一批帶動性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引進10家農業企業,新認定15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實施好種業振興行動,組織實施全國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工作,上交國家種質庫的資源圃105份,建立5個野生菌保育基地,保育面積達14898畝,建設了藏豬、尼西雞、中甸牦牛等3個國家級、省級保種繁種基地。加大設施農業建設力度,推廣水肥一體化高效栽培技術和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建設塑料大棚774個。加大農產品精深加工力度,今年一季度,全州農產品加工總產值達4.94億元,同比增長5.33%。強化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建成122個冷庫,庫容8.38萬立方米,實施6個產地倉儲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建成3個集配中心。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今年一季度,培育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227個,實現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3529萬元。加快數字農業建設步伐,截至目前,建成2個數字化種植基地,實施1個云南省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項目。 鄉村建設水平明顯提升。著力推進村莊規劃管理、農村建房規范管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重點工作。截至目前,全州183個行政村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成果審批,完成率達100%,29個鄉鎮全部建立宅基地協管員制度,共設置193個村級宅基地協管員,完成宅基地審批129宗。全州累計投入資金9267.38萬元,完成農村衛生戶廁改建49393座,衛生公廁改建205座,衛生戶廁覆蓋率達76.6%。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23套,垃圾熱解站79座,農村垃圾收集房622座,配備垃圾車112輛,公共垃圾收運箱體2565個,全州鎮區、村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分別達96.15%、94.93%。全州197個行政村(社區)全面建立了村規民約、門前“三包”“紅黑榜”制度等長效機制,配備4844名村莊保潔員,實現全州2036個自然村公共道路、公廁等公共區域每月保潔清掃不少于8天。創建省級綠美鄉鎮6個、省級綠美村莊6個、州級綠美村莊414個。 鄉村治理能力持續加強。深入實施“強基”工程,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強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州138個行政村制定積分制管理運行辦法,186個行政村設立小微權力清單、村級事務清單、負面清單等,187個行政村實現黨建網格化治理,117個行政村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化手段賦能鄉村治理,171個行政村通過開展“星級文明戶”“紅黑榜”“最美家庭”等評比活動推動鄉村治理,31個行政村建立“新鄉賢”議事制度,基層治理能力持續加強。目前3個鄉鎮村入選云南省第二批鄉村治理典型案例,2個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