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去有風的地方》、《狂飆》、《繁花》、《與鳳行》...... 你是否看過這些劇啊 一部影視作品“帶火”一座城 如果你也有拍劇的夢想 那么 就是現在 讓你施展才華 綻放光芒的舞臺來啦 為積極融入“微短劇+文旅”新賽道,讓更多人深度參與香格里拉包容多樣的民族宗教文化內涵解讀,不斷擴大香格里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微短劇引流賦能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經迪慶香格里拉短劇創作大賽籌備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微短劇創作大賽前期組織開展“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跟著微短劇去香格里拉”劇本創作大賽。 如果你想參賽,想拿獎 以下內容全是重點 本次大賽圍繞“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跟著微短劇去香格里拉”主題,聚焦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以劇本創作大賽呈現、展示和傳播“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馬古道”“虎跳峽高路”“日照金山”“人生第一座雪山”“松贊林寺”等多張自帶IP的世界級品牌,迪慶多民族融合發展、多宗教和諧并存、多元地形地質地貌、生物多樣性等資源優勢,以不同的視角記錄雪域高原的巨變、謳歌時代的跨越發展,在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迪慶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激勵各族群眾投身中國式現代化迪慶實踐中發揮作用。 參賽對象 個人或單位均可參賽,不限年齡、身份、學歷,鼓勵在校學生踴躍投稿。 大賽組織 1.賽制:采用初審、終審二級賽制,賽事流程包括啟動、征集、初審、終審、頒獎共5個環節。 2.評委:大賽初審評委不少于8人,負責參賽作品的價值觀、合法性等初步審查,終審評委不少于5人,主要由劇本行業專家組成。 3.作品要求:參賽作品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內容必須包含迪慶元素,如:講述迪慶故事、迪慶民族宗教文化、迪慶歷史、迪慶地形地質地貌、迪慶生物多樣性、迪慶產業發展或者滬滇幫扶迪慶20年故事等等,可以在迪慶文史資料、神話故事、真實事件以及迪慶籍學者撰寫的小說、詩歌、散文、科普讀物、專業書籍等基礎上進行改編,也可以進行自由創作,其中,2000字以內為短視頻劇本,2000-10000字為微短劇劇本/微紀錄片劇本。 時間安排 1.大賽啟動:2024年5月21日,由州廣播電視局、團州委發文作出部署,省、州以及滬滇協作區相關媒體進行整體宣傳報道。 2.作品征集:2024年5月21日至6月26日,申報機構或個人應在征集截止日期之前,填報相關信息并報送作品。 3.作品初評及終評:2024年7月9日前,由專家評審組對參賽入圍作品進行初評、終評,按照作品最終得分及專家終評評議意見,經領導小組會議研究,2024年7月10日公布大賽獲獎作品。 4.頒獎儀式:在“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跟著微短劇去香格里拉”微短劇大賽頒獎盛典中設置劇本單元,為獲獎作品頒發獎杯、證書以及獎金、獎品。 獎項設置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跟著微短劇去香格里拉”劇本創作大賽按短視頻劇本、微短劇劇本、微紀錄片劇本3個單元分別設一、二、三等獎和入圍獎,所有獲獎作品由主辦單位通報表揚,邀請專家評委現場點評,邀請州級領導頒發證書,并給予適當獎金獎勵。 微短劇劇本單元一等獎1部(每部獎金50000元),二等獎3部(每部獎金20000元),三等獎10部(每部獎金5000元),入圍獎20部(每部給予獎金1000元或同等價值迪慶青創產品禮盒獎勵)。 微紀錄片劇本單元一等獎1部(每部獎金30000元),二等獎3部(每部獎金10000元),三等獎10部(每部獎金3000元),入圍獎20部(每部給予獎金1000元或同等價值迪慶青創產品禮盒獎勵)。 短視頻劇本單元一等獎1部(每部獎金5000元),二等獎3部(每部獎金2000元),三等獎10部(每部獎金1000元),入圍獎20部(每部給予獎金500元或同等價值迪慶青創產品禮盒獎勵)。 另外,活動主辦方還將在獲獎作品中選擇部分作品推薦投資拍攝短視頻、微短劇或微紀錄片,推薦參加“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跟著微短劇去香格里拉”微短劇創作大賽。 大賽須知 1.參賽者應確認擁有其作品的完整著作權,主辦方不承擔因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糾紛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因此給主辦方造成的經濟損失,主辦方有權要求參賽者承擔。 2.所有參賽作品必須是原創,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請務必注明,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如發生版權糾紛,責任由報送單位或個人自負,獲得獎項予以撤銷,獎金予以追回。 3.參賽者投稿時,應如實填寫報名材料,提供真實準確的個人信息及聯系方式。提供信息不完整、不真實的,主辦方將取消其參評資格。 4.以團隊形式參賽的,作者限10人以內。團隊作品應指定一名主創成員報名,不得重復報送。 5.參評方同意授權主辦方以非盈利目的在相關媒體及網絡平臺上擇優展播作品、投拍短視頻、微短劇、微紀錄片。活動主辦單位對參賽作品擁有使用及推廣權,有權將參賽作品在媒體平臺上展播,并擇優推薦申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云南省廣播電視局等相關扶持項目及推優評獎活動。 6.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費用,概不退稿。凡參賽者報名成功,均視為已確認并遵守本通知的各項規定。 作品報送 本次大賽參賽作品報送時間為發布之日至2024年6月25日24時截止,逾期報送無效。作品可通過線上或線下進行報送。 ①線上報送:將參賽作品及加蓋公章或簽字的報名材料掃描件(簽字僅限個人或團隊作品報送)發送至賽事官方指定郵箱:dqzgbdst@163.com,郵件標題注明作品名稱+參評個人/單位+聯系方式。 ②線下報送:將參賽作品及加蓋公章或簽字的報名材料原件(簽字僅限個人或團隊作品報送)遞送或郵寄至指定地址:迪慶州廣播電視臺總編室,收件人:和薇,電話:15894362711。主辦方收到的所有參評材料,不再寄回報送機構、團體或個人。 讓我們 以舞臺為紙 以語言為墨 以劇為媒 展現青春的無限風采 我們等你來喲 附件1 注:版權所屬單位/人須與版權承諾書承諾單位/人一致。 附件2 參賽作品版權承諾書 本單位/本人就授權給“‘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跟著微短劇去香格里拉’劇本創作大賽”的參評作品(以下簡稱“授權作品”)_________的版權和內容承諾如下: 1.本單位/本人保證具有簽署本承諾書并履行相應義務的權利和授權,確保參加此次大賽不會與其他方權利相沖突。 2.本單位/本人保證對授權作品擁有完整獨立著作權、版權、鄰接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等所有權益,持有相關證明文件或授權文件,并同意將作品在活動期間在網上進行免費展播。 3.本單位/本人保證所有授權作品的版權和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版權以及其他合法權利,對由于授權作品的內容或權利瑕疵引發的爭議或權利糾紛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并自動放棄參評。 4.本單位/本人保證所有授權作品的相關作品及作者信息真實有效。 承諾單位/人: (蓋章/簽字)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年 月 日 聯系地址: 注:版權方如為個人簽字即可,勿蓋公章;如為單位蓋章即可勿簽字。 附件3 劇本模板 一、 劇情簡介 快速簡潔的傳達故事的核心創意,根據用途不同,常見的一句話梗概。 二、 人物小傳 1. 女主:姓名、年齡、外貌、性格、簡要概括 2. 男主:姓名、年齡、外貌、性格、簡要概括 3. 配角1:姓名、年齡、外貌、性格、簡要概括 4. 配角2:姓名、年齡、外貌、性格、簡要概括 5. 反派:姓名、年齡、外貌、性格、簡要概括 三、 大綱 2000字左右,寫清故事走向,故事從開頭到結尾的劇情,能夠讓人直觀看出劇本的核心主線及亮點。 標注出付費卡點,章綱 如: 1-10集 。。。。。。。。。。 10-30集 。。。。。。。。。。 四、 正文 第一集 :集數標注 場1-1:要拍攝的場次 場1-2:要拍攝的第二場 夜/日:夜晚/白天 外/內:室內//室外 場景:劇情發生的地點 △:不涉及對話的人物動作、神態 角色os:角色內心所想 閃回:主要寫回憶畫面 示例: 第一集 01第一場 葉家院子門口 日 外 △沈千凝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進門的路上。 沈千凝難過地自言自語:才第一天到公司,憑什么都說我配不上羽西…… △黑衣人從背后捂住她的口鼻,往她脖子處注射迷幻劑。 沈千凝:呃…… △黑衣人收起針管奸笑,跑掉 △沈千凝視野變得模糊,左搖右晃向前移動,但幾乎喊不出聲音:救……救命…… △葉玉華貌似一臉擔憂地跑過來,扶起沈千凝:嫂子。 沈千凝捂著肚子,仔細一看:玉華……快……快,送我去醫院,我擔心寶寶……。 △沒等沈千凝說完,葉玉華嘲笑著,附在葉玉華耳邊輕聲地:嫂子,對不起。 △葉玉華拿出一把匕首,朝著自己扎了一刀。然后把刀強行塞到沈千凝手里,而后倒下。 △沈千凝感覺到葉玉華給了自己什么東西,看不清楚,就拿起來仔細看 葉羽西從后面過來,難以置信:不……沈千凝!你? △沈千凝看清匕首,嚇得慢慢往后退,得匕首掉到地上。 △葉羽西跑過來,抱著葉玉華。 葉玉華裝可憐:嫂子,我待你如親姐姐,你為什么? 沈千凝有些清醒過來,聲音也大了些指著葉玉華:我……沒有,是她……,是她自己…… △葉羽西怒不可遏,卡住她的脖子把沈千凝摔在地上:你以為我眼瞎嗎!你好狠! 葉玉華裝可憐:哥哥……我好痛,血……哥哥,我會不會死…… △葉羽西抱起葉玉華離開,回頭看一眼沈千凝,歉疚地:玉華,哥哥給你做主。 △沈千凝無力的趴在地上,看著葉羽西抱著葉玉華離開,眼角流下淚水。 沈千凝:(畫外音)羽西,你為什么不信我。 附件4 序: 黑幕 無聲 劇院中央 舞臺一盞光照亮著 由遠及近的鏡頭 一名鳳陽花鼓舞者 敲著鼓 唱著歌 但是我們聽不到任何聲音 伴隨著孫鳳城老師的vo:鳳陽花鼓是我熱愛一生的事情,我會一直唱下去,直到我唱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鏡頭緩緩落定 由遠及近的花鼓聲響 舞者完成最后的動作站在舞臺中央 伴隨著救護車得聲音 畫面隱黑 1-1 日 醫院-病房 內 人物 醫生 李奶奶 秦曉云 △ 李奶奶躺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 秦曉云:奶奶.我是曉云.您睜眼看看我。 秦曉云轉身看向大夫 秦曉云:大夫,我奶奶她什么時候能醒過來? 醫生:病人目前的情況不太穩定,可能隨時會醒過來,也可能…… 秦曉云:醫生,您想想辦法,救救我奶奶吧。 醫生:這段時間呢,你就多陪她說說話,說些讓她開心的事兒.對病人得恢復會有很大幫助的。 說完醫生走出病房 秦曉云:開心得事情…那個箱子! △秦曉云若有所思 1-2 日 家里-奶奶的房間 內 人物 秦曉云 △都市空鏡 △一束光照在一個上鎖的箱子,秦曉云用鑰匙打開箱子,里面是一張合照(年輕的李奶奶與年輕孫鳳城的合照),還有一個花鼓。秦曉云翻開照片背后,后面寫著1981年,鳳陽留念。秦曉云拿起花鼓。若有所思。畫面最后定格在鼓面上。 出片名:《花鼓新聲》 1-3 日鳳陽汽車站 外 人物 秦曉云 △秦曉云從鳳陽汽車站出來,她看著眼前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 可跟隨曉云的視角,展現鳳陽的特色建筑標志風采。(航拍一些素材) 1-4 日 孫鳳城(老年)家中 內 人物 孫鳳城 秦曉云 △秦曉云站在門口敲門,孫鳳城老師開門。 孫鳳城:姑娘,你找誰? 秦曉云:請問您是孫鳳城老師嗎? 孫鳳城:我是孫鳳城啊,你是? 秦曉云:孫老師可找到您了,李琴您還記得嗎?我是她孫女,我叫秦曉云。 △孫鳳城看著秦曉云。 孫鳳城:李琴?你是李琴的孫女? 秦曉云點點頭:嗯 孫鳳城:像,像年輕時候的李琴,快進來坐,進來坐。 △秦曉云進屋,坐在沙發上,孫鳳城老師給她倒了杯水。 △秦曉云拿出照片。 秦曉云:孫老師,這次冒昧的前來打擾您,是因為我奶奶現在在醫院重度昏迷,醫生讓我們說一些我奶奶喜歡的事情,她或許才能醒過來。 孫鳳城:李琴昏迷了? △秦曉云點點頭,遞給孫鳳城照片。 秦曉云:我奶奶很珍視這張照片和這只鼓,她每次看這張照片的時候就總會笑。所以,我就想來跟您了解一下,您跟我奶奶之間發生過什么事情。還有這面花鼓有著什么故事。 △孫鳳城看著照片,眼中滿含淚水。 孫鳳城:我與你奶奶的故事,要從1978年說起……那一年你奶奶剛到文工團,那一年也是我們鳳陽小崗村大包干開始的第一年…… 孫鳳城回憶 1-5 日 文工團 內 人物 孫鳳城(青年) 團長 文工團演員若干 李琴 △李琴第一天來文工團報到,正巧碰上了孫鳳城帶領劇團要去小崗村慰問演出。 團長:鳳城,這是新來咱們團的小李,就交給你了啊。 △孫鳳城一邊化妝,一邊微笑的看著李琴。 孫鳳城:你叫什么名字? 李琴:師傅好 我叫李琴。 孫鳳城:李琴.正好今天要去小崗村慰問演出,你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李琴(開心點頭):好。 …………(部分省略) 黑幕 無聲 舞臺一盞光照亮著 由遠及近的鏡頭 一名鳳陽花鼓舞者 敲著鼓 唱著歌 場下掌聲雷動 1-19 日 演出后臺 內 人物人物 孫鳳城(老年)學生若干 秦曉云 李奶奶 △孫鳳城帶領學生在小崗村演出《花鼓新聲》,演出完畢。后臺孫鳳城正在忙活著 身后一聲 “師傅” 秦曉云推著奶奶:師傅! 孫鳳城轉身 秦曉云推著奶奶。兩位老人時隔多年,終于見面了。 △孫鳳城拉著李奶奶的手。 李奶奶微弱的氣聲說 李奶奶:師傅,你說你會一直唱下去,你做到了。 孫鳳城VO:鳳陽花鼓是我熱愛一生的事情,我會一直唱下去,直到我唱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結尾:幾組老資料視頻(舊社會得花鼓影像資料,新中國成立之前,為了生活在人家門口唱乞討曲的資料畫面) 新中國成立的影像資料,花鼓與時俱進,從門前乞討搬上熒幕舞臺,展示花鼓的轉變,創新歷程。 劇終 2023年1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