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州教育體育局、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集團、州教育科學研究所、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舉辦的迪慶文藝講壇——名家帶教文學講座(第9期)活動在迪慶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著名詩人于堅應邀參加活動,并與200余名師生和作家代表交流詩與人生的關系和真諦。 “現在,也許是我這一生走得最慢的時候,那條大河,瀾滄江——湄公河的源頭已經不遠了,還有十幾米吧,我想我應該歡呼著雀躍過去……”活動在學生們誦讀于堅作品《眾神之河》中拉開帷幕。隨后,于堅用方言和普通話交替的方式誦讀自己的詩歌,畫面親切感人,在他的帶動下,學子們跟著誦讀,認真領略詩歌的魅力。 活動中,于堅結合自身經歷,以漫談的形式分享了所見所聞和對詩歌創作的理解,講述了文字的經久不衰、博大精深以及其對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而后延伸出詩與人生的關系與意義。 于堅表示,現代生活節奏很快,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而花朵、河流、雪山、落日顯得很美,也會使人的生活充滿意義,詩是一種生活方式,詩使人獲得了另外一種生命。于堅寫詩已40余年,他坦言,寫詩讓他充滿喜悅,讓他和世間最美的事物聯系在一起。 講座期間,學生和作家代表們全神貫注,認真聆聽講座。 互動環節,學生和作家代表紛紛上臺,與于堅面對面交流。“您的人生經歷對文學創作有什么影響?”“如何理解您是用現代漢語寫作的古典詩人的說法?”……于堅侃侃而談,一一解答。他說,詩是被用來理解與熱愛生活的,而非固化的創作模式。寫詩是一種修行,使生命得到升華,獲得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比如,當別人看見汽車在移動時,你看見的是白云飄過大地。 (記者 央金拉姆 和麗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