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場“先生”的千人千問環節,藏族中學生初丹桂色用他清澈的眼神和堅定的聲音,表達了自己未來希望成為一名小學教師的夢想。這個簡單而純粹的夢想,觸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更是讓康震老師潸然淚下。 正值夏日時節,初丹桂色收到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肖珂同學的邀請,前往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和北京校區進行游學。對于第一次踏上遙遠旅途的迪慶少年來說,這次跨越山海的圓夢之旅,不僅是對知識的探索,更是對夢想的追逐。 夢想要以夢想去點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喚醒。跟隨未來教育學院的學生,初丹桂色參觀了珠海校區,感受大學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桂色走進了大學的歷史課堂,在一筆一畫間記錄著心之向往。在課后的交流中,劉海天老師親手將一只裝滿期許的文創帆布袋贈予初丹桂色,成為他此行的珍貴紀念。志于傳道、授業、解惑之道,師范生用行動丈量國家土地。而在百年歲月中,北京師范大學秉承著矢志教化、育人興邦的責任擔當和使命追求,幫助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筑夢、追夢、圓夢。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北京校區校史館內,啟功先生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與“學”“行”并進的育人理念讓桂色如沐春風。桂色與康震老師初見于細雨如絲的香格里拉,今天,兩人再次相逢于北京校區。康震老師和桂色走進校園圖書館,解讀少年心中之疑惑。綿綿用力,春風化雨,在書頁翻動間,他鼓勵少年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 以詩言志,在北京校區的人文賽中,同學們為桂色送上誠摯的詩詞祝福。這些詩詞,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桂色的追夢之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正如康老師的殷切寄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心中有丘壑,自是眉目作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