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久前由共青團云南省委、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舉辦的第三屆“云南創新創業之星”暨“創青春”大賽上,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啟別村“慢來悅”精品民宿的主理人和艷群,入選“創業之星”。 “沒有團迪慶州委的幫助,我無法站上這樣的大舞臺。”和艷群說。 “建檔立卡戶”變成致富帶頭人
因為家境貧困,和艷群初中沒畢業就到香格里拉市打工,靠辛苦攢下的錢在香格里拉買了房子。正當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時,媽媽卻因重病成為植物人。為給媽媽治病,和艷群賣了房子,掏空了家庭積蓄,當地黨委政府了解這一情況后,將他們家列為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戶”。 和艷群回到村里陪伴媽媽的8年里,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核心地帶,生活著納西族、藏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的啟別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后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促進青年創業政策的出臺,和艷群決定再次“憑借東風搏一搏”。她用貸款將家里木楞房改造成了有10間客房的精品民宿,取名“慢來悅”。她帶著客人們感受石磨豆花、手工榨核桃油、稻田摸魚等原生態農耕的快樂,欣賞村民們表演的弦子鍋莊、阿尺木刮、塔城熱巴等非遺展演;她每天自己下廚,親手用當地食材為客人制作早餐。2022年開業以來,民宿的年收入都在50萬元以上,2024年,“慢來悅”入選全國乙級旅游民宿、云南省最美酒店服務之星。 和艷群還依托民宿幫助村民銷售蜂蜜、核桃油、松茸、藏香豬、冰葡萄酒、藏紅花等農產品,銷售額從2021年的20余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70余萬元。90后和艷群從“建檔立卡戶”變成了致富帶頭人,被塔城鎮納入鄉村振興人才庫。 在2023年12月5日召開的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云南分會場)暨第二屆大象國際傳播論壇上,云南省委書記王寧向與會者講述了她的創業故事。 今年,當看到“云南創新創業之星”大賽的通知時,和艷群給團迪慶州委書記唐浚瀧打電話,說自己很想參加比賽,但不知道該如何準備。唐浚瀧當即表示,團組織會為她提供幫助。 此后,團迪慶州委邀請了云南財經大學等單位的3位專家教授,對和艷群進行一對一指導。從初賽到復賽,她深深感到專家組對她的輔導是那么重要。 回鄉創造一份自己的事業
7月的一天,團迪慶州委、迪慶州青年創業就業協會一行人,驅車近兩小時,從香格里拉市前往德欽縣拖頂鄉德吉村,繞過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峽谷里格茸尼瑪的養雞場,了解他的近期情況。 格茸尼瑪2017年從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后,到云南一家養雞場實習,學會了雞苗孵化、疫苗接種、育雛與脫溫雞的日常管理。一年后,他回鄉創業,選擇養殖蛋白質含量高的珍珠雞。但這個新品種出欄后,幾周都沒賣出去。格茸尼瑪不得不在香格里拉市農貿市場租了一個店鋪。經過發放宣傳單、與火鍋店合作、線上生鮮冷鏈等多種推銷手段,終于打開銷路,幾千只珍珠雞銷售一空。 2022年3月,通過競選,27歲的格茸尼瑪當選為德吉村村委會主任。今年,格茸尼瑪成為迪慶州青聯委員,他的朋友圈變得更大了。在團組織的幫助下,線下銷售和生鮮冷鏈銷售逐漸擴大,截至目前,他已帶領19戶農戶參與養殖7000多只土雞與珍珠雞,平均每月銷售1000多只,增加了農戶的收入。
“現在返鄉創業的機會很多,政策也好,只要肯動腦筋、勤奮學習,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一份自己的事業。”迪慶州青聯委員、吉諾陶社的主理人拉茸肖巴說。 拉茸肖巴的家鄉香格里拉尼西鄉湯堆村是著名的黑陶村,他的父親當珍批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藏族黑陶燒制技藝傳承人,拉茸肖巴是家族的第八代傳人。 2021年進入云南民族大學學習藏語言文學專業的拉茸肖巴,輔修了陶瓷和藝術設計的課程。畢業后,他到一家陶瓷公司實習,學到不同產品的設計和管理模式,打開了眼界。 返回湯堆村后,拉茸肖巴用共青團提供的創業貸款,創辦了吉諾陶社,與多家設計室合作,將傳統工藝成型技法融入新設計中。歷經20多個步驟、用柴火燒制出來的黑陶器物,粗獷樸實又有自然的美感,深受市場歡迎,一些品牌公司紛紛與拉茸肖巴聯名定制產品,“一年的訂單全滿了”。 為幫助拉茸肖巴打開更多銷路,迪慶團組織依托青創選品中心、青耘中國等平臺,將他的土陶制品帶到上海等地展示銷售。 如今,拉茸肖巴每天都在他的藏式小院里,心無旁騖地拍、打、切、削著陶泥。“對黑陶的感情鐫刻在了我的血液里,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是我的責任。”他說。 讓他們感受到團組織的溫暖
原本想來香格里拉“躺平”的王煒茜沒想到,開了伴手禮店以來,成為“香格里拉偏‘卷’的那個”。 畢業于寧波諾丁漢大學的王煒茜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人。因熱愛戶外運動,從上海來到香格里拉,并決定留下來。去年9月,她與合作伙伴一起在古城開了農創+文創的伴手禮店“山川嶼里”,售賣的東西除自己上海工作室設計的外,更多的是與迪慶當地鄉村手工藝人合作原創的產品。 “我們非常珍惜每一位在迪慶創業的青年。”唐浚瀧說,迪慶地處高原偏遠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和經濟發達地區不一樣,這里的創業青年遇到的困難是想象不到的。因此,團組織要更多地關注那些把實體扎根在迪慶,特別是扎根在鄉村里的創業青年,通過整合資源,為他們提供跟蹤服務,提高他們的創業成功率,增強他們的創業信心。 為更加規范、聚焦服務青年創業,今年1月,迪慶州將原來的創業聯盟升級為青年創業就業協會,在香格里拉市五鳳山體育館旁一棟藏式樓房里,協會設立了迪慶州青年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創業者提供融資、孵化、培訓、交流等服務,創業青年也可在這里共享辦公場地、設備、商品展示區、會議室等。 今年5月,迪慶州青年創業就業選品中心在上海寶山區張廟街道落地。核桃油、藏梨膏、高原菜籽油、香格里拉啤酒、藏香豬肉等農特產品,以及藏繡、藏香、黑陶等手工藝品,在上海獲得了更大的市場。 今年6月中旬,在香格里拉賽馬會上,團州委、迪慶州青年創業就業協會向賽馬會申請設立了青創集市,免費提供給16家青創企業和創業青年。3天里,集市吸引1.5萬余人,銷售產品金額3萬余元。 幾個月前,團迪慶州委就共青團如何服務好農村青年返鄉創業做了問卷調查,并走訪了迪慶州10個鄉鎮100余名青年致富帶頭人。調研結果顯示,迪慶的創業青年主要集中在農文旅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新業態。他們表示,返鄉不僅要為自己創造事業,也想為家鄉貢獻力量。 這讓唐浚瀧十分感動。他說:“迪慶的每一個創業主體都來之不易。共青團將搭建更多的平臺,整合更多的資源,陪伴他們去創造,讓他們感受到團組織的溫暖。” 來源:中國青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