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維西縣保和鎮羅馬村加保機村民小組李某與康某因耕地地塊歸屬問題產生糾紛。就在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的時刻,余會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調解工作。他先動之以情安撫雙方情緒,之后擺事實、講道理,并依據法律法規和村規民約進行調解,最終明確了耕地界限,雙方簽下了協議書,握手言和。 手持協議書,李某深有感觸:“以前,我們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找關系。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法律才是最大的靠山,有事就找法律明白人。” 余會強是維西縣保和鎮羅馬村委會副主任、第三支部書記。去年,他被評為“維西縣優秀網格員、優秀法律明白人。”在鎮里召開的基層治理工作推進會上,余會強介紹了工作經驗。他說:“基層的矛盾糾紛形式多樣,特別突出的就是人地矛盾和鄰里糾紛。矛盾糾紛發生了不可怕,怕的是矛盾糾紛因得不到及時調解而激化,小事變大事。因此,要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把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法律明白人和網格員應該努力做好的事。” “正是有余會強這樣的一批法律明白人,我們村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目標,繼續保持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榮譽。”羅馬村黨總支負責人說。 在維西縣,有一批像余會強一樣的法律明白人,他們奔走在田間地頭,活躍在千家萬戶,講法說理、排查糾紛、化解矛盾,為群眾送上貼心的法律服務,他們成為了基層治理的新生法治力量。 維西縣攀天閣鄉新華村的楊衛國是該村的優秀網格員、法律明白人。他說:“我是在維西縣落實‘兩項制度’中成長起來的法律明白人。我要盡職盡責當好宣傳員、調解員和聯絡員,讓群眾生活得更加和諧。” 楊衛國說的“兩項制度”即法律明白人選拔培養制度和以案定補制度。 維西縣法律明白人選拔培養制度,采取村民自薦或村“兩委”推薦、鄉鎮黨委初核、縣司法局考核的方式,從村干部、人民調解員、網格員等人員中選拔具有一定法律素養和熱心公益事業,且在群眾中有威信的人員擔任法律明白人,并進行動態管理,對不適合繼續擔任法律明白人的及時進行調整或補充,把結構合理、作風優良的法律明白人隊伍選配到群眾的身邊,做群眾的“解憂人”。與此同時,堅持“線上+線下”兩條線齊推進,線上依托云南省“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學習管理平臺,學習與基層社會治理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線下邀請法律專家、法官、模范人民調解員、技術業務骨干等專業人員授課,大力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知識儲備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024年,維西縣在每個行政村(社區)配備5名法律明白人的基礎上,新增755名法律明白人,實現村(居)民小組法律明白人全覆蓋;2024年,對全縣1105名法律明白人進行全覆蓋培訓,并表彰全縣10名優秀法律明白人。 維西縣“以案定補”制度體現了“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原則,極大地調動了法律明白人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優勢,推進了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保障了人民調解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遇事講法、遇事找法”逐步成為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2024年,維西縣調解各種矛盾糾紛1125件,成功1125件,成功率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