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此里只瑪)2月15日上午,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委員們帶著從基層了解到的民意、長期調研發現的問題、對迪慶高質量發展的期望和建議作交流發言。 王利華:立足優勢資源,深度提煉和做好迪慶文旅融合發展典范文章 迪慶州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是中國和世界旅游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世人羨慕、世人向往。文化旅游是迪慶發展不可替代的優勢,也是迪慶融入新發展格局、同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是符合迪慶實際和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王利華建議,一是創新品牌理念,借鑒上海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深度規劃和做好香格里拉名揚天下的大文章,進一步擦亮世界的“香格里拉”金字招牌。二是創新品牌供給,統一規劃和打造人生第一座雪山體驗片區、白馬雪山親近雪山體驗片區、梅里雪山“朝圣梅里”體驗片區,推動“攀登哈巴”“親近白馬”“朝圣梅里”冰雪文旅項目品牌建設。三是創新品牌建設,深度規劃和打造“三江并流”世界徒步勝地,推動和發展徒步經濟。四是創新文旅融合,緊緊圍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深度提煉和做好迪慶文旅融合發展典范文章。 松萍:多措并舉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迪慶州依托香格里拉品牌、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松萍建議,要多措并舉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一是加強戰略規劃。利用迪慶資源優勢,以規劃為引領,構建全域旅游格局,秉持全景、全時、全民等理念,編制相關旅游規劃,強化頂層設計與規劃管理,整合多產業,將全州打造成國家公園。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景區設施與配套服務建設,重點建設旅游道路、停車場等設施。圍繞自駕線路打造營地,在旅游環線和經濟帶上建設生態小鎮與村落。加大旅游商品開發,培育特色街區與購物綜合體。三是豐富品牌內涵。以香格里拉名揚天下為定位,立足品牌與資源,樹立全域旅游理念,打造世界頂尖旅游勝地。實施“卡瓦格博”品牌工程,打造茶馬古道、紅色旅游等品牌,講好香格里拉故事,構建旅游品牌體系。四是規范市場整治。強化法規體系建設,制定相關專項法規。推動旅游行業協會建設,加強民宿投資項目入庫管理。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意識與水平,健全完善旅游服務標準體系,推進標準化建設。 張凡:推動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葡萄酒產業融合農、工、服務業,產業鏈長、附加值高。迪慶州作為云南重要葡萄酒產區,歷史悠久。經州委、州政府多年推進,企業推出特色葡萄酒系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初顯影響力。為進一步推動迪慶州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張凡建議,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州級組建產業領導專班,一把手牽頭,相關部門協同,圍繞可持續發展、市場競爭力與地域特色深入調研,推進葡萄酒產業深度發展,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擴大規模與優化結構,借助迪慶州自然資源優勢,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吸引更多企業和農戶投身葡萄酒產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三是加強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入先進技術設備提升酒品質量,同時通過校企合作、職業培訓等培育專業人才。四是提升品牌,拓展市場,遵循小酒莊、大產業的思路,走國際化、高端化、精品化、差異化路線,借國際展會、文化節等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開拓國際市場。五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葡萄酒產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等產業融合,打造旅游線路、文化體驗園,豐富迪慶旅游產品,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周玉英:探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 歷經50年發展,迪慶職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培養了眾多專業技術人才,有力推動了迪慶經濟社會發展。為進一步推動迪慶職業教育發展,周玉英建議,一是強化政府引導,積極落實《迪慶州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二十條措施》,從資金補貼等方面發力,搭建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保障校企合作有序推進,宣傳成功案例,設立示范企業獎項。二是提升辦學能力,職業學校應依據行業、企業需求調整課程,加強與行業交流,確保教育內容與行業標準一致,發揮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作用。三是深化校企合作,發揮企業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明確校企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引導企業轉變觀念,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合作,向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行業應整合資源,制定職業技能標準,打造聯合研發團隊,推進產教、科教融合發展。四是深化編外校長制度,健全聯系機制,強化資源與政策支持,讓編外校長在師資、資金等方面為職業教育提供更多助力。 顧榕:更好助力中小企業“走出去”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我州20余家民營企業已在州外、省外設公司,推廣香格里拉品牌與特色產品。為更好助力中小企業“走出去”,顧榕建議,一是加強正面引導,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協同消除企業“走出去”的阻礙,在退稅、法律援助、政策引導、技術升級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便利與優惠,助力企業發展。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圍繞文化旅游、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能源、綠色礦業四大主導產業,制定“走出去”產業規劃與指導政策,明確重點領域和地區,健全扶持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體系,降低中小企業經營風險。三是 積極搭建平臺,梳理重點城市的社會發展、投資環境等信息,建立固定信息傳遞渠道;加強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定期組織州內外企業交流活動,促進資源共享與需求對接。四是暢通服務機制,轉變工作方式,傾聽企業需求,針對多部門協調難題,縱向建立高效解決機制,橫向構建多部門會商機制,精準服務企業。五是加強引導服務,引導企業成立行業協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協會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引導企業工貿分離,增強競爭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完善治理結構與風險防范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