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考與實踐探索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5-13 14:54:39

一、“農文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近年來,迪慶州交通、電力、通信、供水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在農村地區,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廁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仍然相對滯后,全州還沒有建成一個A級鄉村旅游景點景區。

(二)受益群體不均衡

鄉村旅游開發空間分布不均衡,村民參與能力不均衡,使得絕大多數村民沒有充分享受到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

(三)未建立村集體經濟參與利益分配機制

迪慶州村集體經濟多以投資農業產業或入股企業的方式發展,只有德欽縣奔子欄鎮玉杰村成立扎西玉杰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全民入股的方式發展鄉村旅游。

(四)“農文旅”融合度不高

鄉村旅游缺乏文創產品,缺少經常性的民俗體驗活動。如,雨崩村的神山文化、格薩爾王傳說、傳統民俗活動等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開發,游客體驗感不強。

(五)旅游產品單一

游客進入迪慶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觀賞自然風光和體驗少數民族風情,觀光游居多,深度游比例較少,旅游消費偏低,旅游業基本處于觀景式初級發展階段。

(六)土地問題突出

我州生態紅線占比高,鄉村旅游面臨著用地性質不清、范圍不明、供應不足、效益不高等問題。民宿、茶吧、餐館等經營性用地需求與嚴格的耕地和宅基地管理政策之間存在矛盾,公共服務區域、旅游基礎設施改擴建需求與用地審批難、鄉村用地供應不足的矛盾尤其突出。

(七)宣傳營銷不足

鄉村旅游宣傳推介內容少,網絡平臺官宣較少。

(八)資源整合難度大

“農文旅”融合發展涉及行業部門和相關領域較多,有效整合不同資源難度大,同時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和策劃。

(九)鄉村人才嚴重短缺

缺乏發展鄉村旅游的綜合型人才,造成產品和服務跟不上、經營困難、轉型升級滯后等問題。

二、“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 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

1.實現從“生態立州”向“生態強州”的跨越。把生態保護作為立州之本,把綠色發展作為根本任務,突出香格里拉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倡導綠色生態理念,探索一條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相得益彰、互促共進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2.堅持規劃先行。堅持科學規劃引領,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制定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農文旅”融合發展規劃,以更加市場化的投資機制和運營模式來投資、建設、運營、管理。以集聚、調整、留白三個角度對現有土地資源做出細致規劃,圍繞康養研學、農旅實踐、網紅打卡等功能,綜合考慮鄉村分布、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休閑娛樂等發展布局。

3.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持好鄉村建設。探索政府設立專項發展資金、提供貸款擔保等方式,為“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生態停車場、村民文體廣場、旅游廁所、供電線及通信線“兩線入地”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文旅”融合發展領域,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推動產業發展。

4.完善稅收優惠激勵機制。根據“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實際和區域發展需要,給予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協同發展,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5.切實保障鄉村發展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配置,合理安排和滿足“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用地需求。在土地規劃、用地審批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盤活農村閑置農房、“四荒地”、垃圾場、廢棄地和可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資源,鼓勵探索點狀供地模式、跨鄉鎮調劑制度等鄉村旅游創新供地機制。

6.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農業、旅游、文化等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形成政策合力。設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或工作機構,負責統籌協調“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各項工作,加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推動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的協同配合,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7.加強對“農文旅”融合產業的監管。走協同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綜合管理之路,因地制宜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競爭有序、誠信自律、充滿活力的鄉村旅游行業協會體系。

8.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山梃b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一是村集體帶動模式,適于村集體經濟實力較強,村里有致富帶頭人的鄉村,例如虎跳峽景區周邊村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興隆村。二是“村集體+社會資本共同撬動”模式,適于旅游資源較豐富,離主城區較近,前期投入較大的鄉村,例如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德欽縣奔子欄鎮、維西縣攀天閣鄉等。三是外部資金撬動模式,適于旅游資源具有開發潛力,但開發難度大的鄉村,例如同樂山寨、南姐洛自然村。

9.構建共建共享發展機制。完善農民參與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技術、手藝、資金等入股鄉村文旅項目。鼓勵社會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合作,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明確收益分享機制,借鑒“公司+鄉村CEO+合作社+農戶”的管理模式,在管好用活集體、農戶和企業資產的基礎上,建立“資產分紅+效益分紅”利益分配機制,做好分配營業額、凈利潤、發展紅利3次分配。

10.創新“農文旅”融合營銷方式。突破鄉村的地域局限,以項目或景觀為導向,依托自媒體、短視頻等載體,打造鄉村爆款,以會議接待、研學接待、綜藝錄制等方式,提升鄉村知名度。重視鄉村文旅IP營銷,以州為單位建立集信息發布、住宿預訂、項目預約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宣傳平臺,改善鄉村信息破碎化、鄉村與游客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11.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鼓勵人才在線上實現下鄉服務,將鄉村文旅IP的直播流量轉化為人才增量。文旅部門應依據當地實際需要適時調整和完善人才引進與培養政策,鼓勵本地高素質文旅人才回鄉創業,激勵外地文旅人才積極參與到“農文旅”融合發展事業中。

(二)推動農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

1.創新農業經營模式。創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農業觀光項目,如農田景觀觀賞、農活體驗、農產品采摘等,讓游客親身感受農業生產的樂趣,提升農業生產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提高農民收入。

2.有效拓展旅游產業鏈。通過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旅行安全、財務安全、身心健康、綠色環保、社會友好、公共服務全產業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農文旅”融合產業競爭力。

3.加強農業科技運用創新。大力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模式,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依托科技創新,推動生態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產業園等新業態建設,為“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最大化的農業附加值。

(三)挖掘鄉村文化資源,打造特色品牌

鄉土文化除了需要依托村落建筑、鄉間風貌、民俗活動、節慶演藝等直觀展現外,還要與時代需求相結合,充分考慮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游客偏好,通過非遺展演、沉浸式農作場景體驗等方式,開發多元化、立體化的文化特色旅游產品,吸引游客關注,激發消費新活力。一是深入挖掘鄉村的歷史、民俗、手工藝、飲食等文化資源,并將其融入鄉村旅游產品中。二是在打造特色品牌的過程中,深入挖掘和利用鄉村自然景觀、傳統建筑和民俗活動等元素。三是通過媒體宣傳、節慶活動、網絡營銷等多種渠道,廣泛傳播鄉村的美麗風光和豐富文化,提高鄉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鼓勵當地村委會和居民積極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與運營,讓他們成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受益者和推動者。

“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方向,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困難挑戰。為進一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需要充分發揮政策、市場、科技等多方面的優勢,積極應對各種挑戰。通過采取創新思路、完善基礎設施、加強人才培養等措施,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同時,也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工作,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走上更加全面、更可持續的道路。


(作者:州政府研究室 王麗)


責任編輯:楊小花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91精品国产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国产AV麻豆|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女人香蕉久久**毛片精品|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