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是歷屆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三農”工作者通過長期探索試驗總結得出的科學正確結論和選定的正確方向。迪慶州的實踐表明,高原欠發達地區完全能通過科技創新重塑競爭優勢。以技術突破激活資源稟賦,以數字變革重構產業形態,迪慶可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科技賦能、共同富裕的特色發展之路,為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迪慶方案。 一、高原特色農業的戰略價值與迪慶州轉型訴求 (一)高原特色農業的稀缺性優勢。 迪慶州平均海拔3380米,立體氣候顯著,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空氣純凈,孕育了松茸、中甸牦牛、中藥材(如蟲草、貝母)、葡萄等獨特農產品。這些資源具有不可復制的生態標簽,符合全球消費升級趨勢中對“綠色、有機、原生態”產品的需求。例如,云南是松茸的主產區之一,產量占全國的40%左右,其中香格里拉松茸的產量占云南松茸產量的65%以上,其品質因海拔與微生物環境差異而難以替代。 (二)傳統發展模式的瓶頸。 盡管資源稟賦優越,迪慶農業仍面臨三重挑戰。一是生產環節,種植養殖依賴傳統經驗,山地農業機械化率不足,抗災能力弱;二是加工環節,初級加工占比超70%,如松茸以鮮貨或粗加工出口為主,附加值流失嚴重;三是市場環節,品牌建設滯后,產品溢價能力不足,且受中間商渠道擠壓,農戶收益有限。 (三)科技創新驅動的必然性。 在全球農業4.0浪潮下,物聯網、生物技術、冷鏈物流等創新手段可突破地理限制。例如,以色列通過滴灌技術將沙漠變為農業綠洲,其經驗表明:科技能重構生產要素組合,激活邊緣地區產業潛力。迪慶亟需通過技術躍遷實現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的跨越。 二、科技賦能高原農業的關鍵路徑 (一)構建智慧農業生態系統。 1.精準生產管理。部署農田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參數,結合AI算法,優化灌溉與施肥方案。例如,在香格里拉市試點“青稞智慧農場”,通過無人機遙感監測病蟲害。小中甸山行妙果千畝藍莓基地,實現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 2.種質資源創新。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迪慶高原農作物基因庫,利用生物育種技術選育抗寒、抗病新品種。如依托云南大學“香格里拉馬鈴薯科技小院”,將馬鈴薯畝產提升至3000千克以上,較傳統品種增長25%。 3.氣候風險防控。搭建氣象大數據平臺,預警霜凍、冰雹等災害,推廣抗逆栽培技術。如在高原漿果園引入防雹網與智能溫控大棚,可降低損失率超30%。 (二)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 1.智能加工體系。引入FD凍干技術、超臨界萃取等設備,開發松茸速溶粉、青稞益生菌等高附加值產品。例如,迪慶州開發投資集團生物產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凍干技術將松茸損耗率從40%降至5%,利潤率提升3倍。 2.冷鏈物流網絡。建設覆蓋鄉鎮的預冷站與冷鏈運輸專線,整合區塊鏈溯源技術,確保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可控。2024年,迪慶冷鏈覆蓋率提升至65%,松茸出口單價增長10%以上,未來可借助“低空經濟”運行,將山上采集的松茸以最快的時間送達餐桌上。 3.數字營銷平臺。依托“一部手機云品薈”等電商渠道,開展直播帶貨、社群團購,打造“香格里拉珍品”區域公共品牌。截至2024年,迪慶州共有地理標志農產品32個、名特優新農產品11個,“香格里拉”品牌效益要在特色農產品上持續體現。 (三)深化“農業+”融合創新。 1.農旅融合。開發松茸采摘體驗、藏藥文化研學等業態,建設高原農業主題公園。普達措景區和納帕海周邊農戶通過民宿與特色餐飲,戶均年增收2萬元。 2.跨界協同。與生物醫藥企業合作,提取高原植物活性成分開發功能性食品。香格里拉產業園區三江生物開發有限公司開展中藥飲片產品炮制工藝技術研究,已有11項中藥飲片炮制技術研究項目。 三、構建高原特色產業創新生態的支撐體系 (一)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機制。 設立高原農業創新聯盟,整合云南農科院、云南大學、云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機構資源,建立“企業出題、科研攻關、成果共享”模式。例如,維西倮貢雪山農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成功申報了3個專家工作站,獲得ISO認證、13項專利,引進和示范推廣新品種近20個。 (二)強化人才引育雙輪驅動。 以“外引”和“內培”持續壯大人才隊伍。持續做好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招引工作,積極推動銀齡人才專項行動計劃,加大對各類人才的支持力度,深入實施“雪域英才”支持計劃,依托“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少數民族特殊培養計劃等人才培養項目,選送更多優秀人才“走出去”,實施好“組團式”幫扶人才帶培項目。 (三)優化政策與金融支持。 為高原特色科技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聚焦“三農”主戰場,以“惠農e貸”為核心,構建“產業貸+”“智慧畜牧貸”“鄉旅貸”等特色產品矩陣;加強?政策性金融支持,重點引進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領域的中小企業,解決用地難、融資難、招工難等問題;金融機構通過創新信貸產品支持富農產業發展,引導轄區金融機構結合產業發展特色,加大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運用,持續擴大“肉牛活體抵押貸”等信貸產品效能。 四、實踐成效與未來展望 截至2024年,我州高原特色農業重點產業產值達24.7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含個體工商戶)總產值預計達34.97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92億元,增幅達27.63%。未來需進一步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省級智慧農業創新示范基地,搶占技術制高點;二是深化國內和國際開放合作,對接RCEP市場標準,推動松茸、葡萄酒等產品高端化;三是構建綠色數字孿生系統,實現生態資源資產化運營。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迪慶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做強做優做大資源型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和文旅產業,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迪慶州農業科學研究院 斯那七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