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暖陽灑滿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湯滿村的層層梯田,空氣中彌漫著新翻泥土的清新氣味。田間地頭,一壟壟莖葉泛黃的土豆秧下,飽滿的“紅豆豆”破土而出,一顆顆圓潤的土豆不僅是田間的累累碩果,更是村民們增收致富、奔向更美好生活的期盼。
互相搭把手 田野奏響和諧勞動進行曲 村民旺杰家的田地里格外熱鬧,左鄰右舍紛紛趕來幫忙。大家分工有序,有的彎腰熟練地翻動泥土,有的駕駛小型土豆收獲機掀開泥土讓土豆“蹦出”地面,有的迅速將土豆分揀入筐,爽朗的笑聲伴著豐收的喜悅在田野間回蕩。“往年收土豆要忙好幾天,現在村里人互相搭把手,效率高多了,心也更暖了!” 旺杰擦去額角的汗珠,看著堆成小山的土豆,臉上是藏不住的滿足。這種“一家有收,眾人相幫”的淳樸鄉風,讓豐收的甜蜜在汗水中加倍發酵,成為安居樂業最生動的注腳。
產銷銜接路暢通 “紅豆豆”變身“錢袋子” 田埂邊,村委會提早聯系好的收購商早已等候多時,滿載土豆的農用車剛停穩,他們便熱情地上前查看品質、過磅稱重。得益于村委會牽線搭橋、暢通產銷渠道,收購商能直接走進地頭,以穩定合理的價格收購。“湯滿村的土豆品質好、口感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村民們邊麻利地裝車邊說。“提前聯系收購商省去了村民奔波銷售的辛苦,當天勞作,當天變現。”湯滿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知詩尼瑪表示。 初步統計,今年湯滿村土豆種植面積達1200畝,預計年均畝產將突破8000斤,戶均增收有望超15000元。
“土”產業賦能振興 幸福生活節節高 近年來,尼西鄉黨委、政府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抓手,聚焦特色產業培育,通過引進優質種薯、推廣科學種植技術、拓展穩定銷售市場等“組合拳”,將傳統土豆種植打造成為助農增收的“金鑰匙”。地里村民們忙碌而喜悅的臉龐,正是民生持續改善、鄉村活力迸發的真實寫照。從田間的“紅豆豆”到餐桌的美味,再到村民鼓起的“錢袋子”,湯滿村的土豆產業生動詮釋了“產業興旺”在鄉村振興中的核心力量。這滿田的“紅豆豆”和燦爛的笑容,共同譜寫著尼西鄉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動人樂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