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楊濤)“十四五”期間,我州深入貫徹產業振興理念,以種業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推動畜牧業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支柱產業。 我州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堅持種業優先、市場主導、防疫保障、政策引領、綠色發展,完善產業鏈條,強化品牌建設,畜牧業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高,為全州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州肉類總產量達到3.61萬噸,較2020年的3.13萬噸增長15.33%,規模化養殖率從7.37%躍升至26.29%,增長近19個百分點。 產業根基夯實,穩產保供筑牢民生底線。迪慶州始終將保障重要畜產品供給作為民生工程。除奶類產量因結構調整有所下降外,肉類及禽蛋產能實現全面增長。生豬產業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末,生豬存欄、出欄及豬肉產量分別達到33.14萬頭、35.75萬頭、2.8萬噸,較2020年末的26.99萬頭、32.43萬頭、2.42萬噸分別增長22.79%、10.24%和15.7%,有效保障了居民“菜籃子”需求,農牧民實現了增收。 規模化與特色化雙輪驅動,拓寬增收渠道。截至2024年底,全州培育各類規模養殖場(戶)突破百家,畜牧業合作社達1329個,家庭農場560個,種養結合模式推廣483戶。畜禽養殖綜合規模化率大幅提升,其中蛋雞、肉雞規模化率分別為66.21%和51.16%,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直接帶動了養殖戶增收。 特色產業開發成為增收新引擎。依托牦牛、藏豬、尼西雞等獨特資源,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截至目前,全州新認證綠色食品17個、有機產品8個、名特優新農產品3個。牦牛肉、藏香豬、尼西雞等系列產品通過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不僅成為本地旅游餐飲名片,更借助物流配送和餐飲連鎖遠銷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以牦牛奶渣為原料的“干酪素”遠銷廣東、江西、浙江等地,價值鏈延長,提升了養殖收益。 綠色發展與安全防控守護產業可持續未來。我州堅持生態優先,筑牢產業發展安全網,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以上,免疫抗體合格率超70%,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全州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持續保持在80%以上,推廣種養結合與清潔養殖模式,走實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道路,保障了產業健康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為農牧民長期穩定受益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我州將聚焦短板,持續發力,加快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進程,發展農牧結合生態養殖,在低海拔區域擴大優質飼草種植,破解草畜矛盾,夯實產能基礎。強化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保護利用好牦牛等地方良種,持續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本土特色品牌打造,以科技和品牌賦能,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大基層防疫投入,落實強制免疫責任,強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產業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