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慶高原,有一家歷經歲月洗禮,熠熠生輝的企業——迪慶州對外經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自1974年成立以來,這家企業從最初的單一出口業務起步,在松茸及野生菌產業的沃土上深耕不輟,不僅成為迪慶州最早、規模最大的出口企業之一,更憑借持續的創新與堅守,穩穩站在了香格里拉松茸及野生菌產業的領軍位置,讓雪域珍品遠銷海內外。 該公司的國際化征程始于1995年那張沉甸甸的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這不僅是叩開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更承載著將迪慶高原的自然饋贈推向世界的初心。3年后,“香格里拉松茸原產地標識”的獲得為這份初心錨定了品質坐標,這不僅是對松茸生長環境的極致認可,更讓“香格里拉”這個地名與頂級松茸的意象深度綁定,成為國際市場上辨識度極高的金字招牌。為了讓這份品質經得起國內外市場檢驗,該公司在2006年通過了ISO9001:2000認證。從松茸采摘的規范培訓到加工環節的溫控標準,再到出口前的多重檢測,一套與國際接軌的質量管理體系就此成型。正如該公司副總經理春批所說:“我們深知松茸的珍稀不僅在于其對生長環境的挑剔,更在于對產出環節的較真,只有守住品質底線,才能讓世界相信來自香格里拉的味道。” 該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業務僅是出口冷凍松茸,產品形態單一。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成為必然選擇。如今,該公司的產品線已從最初的冷凍松茸拓展到松茸醬、松露醬等調味制品,松茸青稞藜麥粥等即食食品以及干片松茸、高檔禮盒等40余個品類。“就拿松茸醬來說,我們既要保留松茸的鮮香,又要適配不同飲食文化的口味,僅是配方就調試了上百次。”春批介紹。從原料到成品,從餐桌食材到特色禮品,產品形態的豐富不僅拓寬了市場邊界,更讓松茸從小眾山珍變成了可觸可及的大眾美味,為產業注入了持久活力。 正是這種對質量的執著追求,該公司出口的菌類產品以其色澤佳、肉質鮮、品質優而備受消費者青睞,在日本、韓國、比利時、阿聯酋等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年平均代理出口冰凍松茸100噸。 走進公司的生產車間,身著潔凈工裝的工人手持消毒抹布,仔細擦拭瓶身上的水痕;封口機前的工人目不轉睛,確保每瓶松茸醬都密封嚴實;裝箱區的員工在貼好標簽后按要求碼放好產品,箱面上“香格里拉松茸醬”的字樣在燈光下格外醒目。“在家門口上班既能掙到錢,又能照顧老人和小孩,心里踏實多了。”在車間上班的知詩卓瑪笑著說。 這份“家門口的踏實”正是該公司扎根高原的生動注腳。該公司在為鄉親們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的同時,以“企業+農戶”的模式,將產業鏈的根須深深扎進高原的土壤:年均收購松茸等野生菌300余噸,帶動1000余戶農戶戶均年增收2萬余元。每到松茸采摘季,該公司技術員還會循著山路深入林間,手把手教農戶科學采摘,既要輕手輕腳避免破壞菌絲,又要細心守護周邊植被,讓“采菇”與“護林”相輔相成。“我們常跟農戶說,松茸是大山的孩子,守住綠水青山才能年年有收獲。”春批的話語里藏著企業與高原共生的深層智慧。 走進公司的生產車間,身著潔凈工裝的工人手持消毒抹布,仔細擦拭瓶身上的水痕;封口機前的工人目不轉睛,確保每瓶松茸醬都密封嚴實;裝箱區的員工在貼好標簽后按要求碼放好產品,箱面上“香格里拉松茸醬”的字樣在燈光下格外醒目。“在家門口上班既能掙到錢,又能照顧老人和小孩,心里踏實多了。”在車間上班的知詩卓瑪笑著說。 這份“家門口的踏實”正是該公司扎根高原的生動注腳。該公司在為鄉親們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的同時,以“企業+農戶”的模式,將產業鏈的根須深深扎進高原的土壤:年均收購松茸等野生菌300余噸,帶動1000余戶農戶戶均年增收2萬余元。每到松茸采摘季,該公司技術員還會循著山路深入林間,手把手教農戶科學采摘,既要輕手輕腳避免破壞菌絲,又要細心守護周邊植被,讓“采菇”與“護林”相輔相成。“我們常跟農戶說,松茸是大山的孩子,守住綠水青山才能年年有收獲。”春批的話語里藏著企業與高原共生的深層智慧。 迪慶融媒記者:和麗瑤 拉茸西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