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沒想到現在電表也能共享了,手機掃一下電表上的二維碼,電馬上就通了,灌溉水源源不斷地淌出來了,真方便!”近日,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寧洱鎮金雞村村民李春在南方電網云南普洱供電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輕松學會了“掃碼用電”。這是普洱供電局今年推出的首個共享用電灌溉試點項目,也是普洱市首個農業排灌共享用電項目。 普洱市地形以山地為主,山脈河流交織在一起,農村農田分布較為零散,傳統用電抽水需報裝多個電表。每到灌溉季,當地的村民常常自行拉線接電,既不方便,又存在一定的用電安全隱患。如今,共享電表箱可實現一點安裝、多戶使用、即掃即用,有效解決農村電網私拉亂接問題,大幅增強供電安全性,又讓分散灌溉點及小規模農戶用電更智能高效,真正實現了把電力送到田間地頭。 該項目啟動前期,普洱供電局供電服務人員通過大量入戶走訪,對轄區內農田灌溉用電臺區進行摸排,最終選定農田集中、水源充足的寧洱鎮金雞村為試點,“碼”上澆地的模式使周邊50余戶農民受益。 據介紹,今年普洱供電局將建設25個智能掃碼共享用電終端,覆蓋300余畝農田。同時,加強安全用電和電力設施保護宣傳,組織供電服務隊員走進田間地頭,主動提供安全指導、技術支持、貼心服務,幫助農戶正確使用灌溉設備,全面清除“地爬線”“攔腰線”等私拉亂接現象,切實做到農業用電到哪里,供電服務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