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孕育出草果、咖啡、中藥材等產業。然而,產品流通的困境制約著農特產品的發展。近年來,怒江州供銷聯社緊扣時代發展脈搏,深入貫徹落實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做好“土特產”文章的發展目標,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探索出一條怒江實際的供銷合作社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徑。 近日,記者走進怒江州供銷社農產品展銷中心,中心展銷廳功能齊全,包含農產品展銷區、民族文c創展區、農產品直播基地、共創式辦公空間、共享工廠、共享云倉等。 “目前,中心入駐企業(合作社)有70余家,匯集了全州四縣(市)500多款優質農產品,是目前全州農產品最豐富的展銷平臺,有草果、咖啡、黃精茶、老窩火腿、高山茶葉、菌菇等農特產品。”怒江州供銷社農合社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營銷部經理劉曉娟介紹道。 怒江州供銷社農產品展銷中心的成立,為全州農產品產銷搭建了對接平臺,成為全州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戶尋求政策支持、公共服務的重要窗口。自2021年以來,怒江州供銷社農合社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展銷中心,累計開展產銷對接活動30場次,提供農產品包裝策劃活動5次,營業總收入達5000多萬元。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我們怒江本地精品咖啡,有瑰夏、黃波旁……”在抖音“怒江供銷商城”直播間,主播們通過生動的講解和現場演示,讓消費者深入了解怒江本土特色農產品,激發了大家的購買熱情。 “互聯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線上銷售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也利于提升土特產知名度。”主播羅霞表示,隨著粉絲量逐漸增加,產品時常供不應求,怒江州供銷聯社將和云南供銷知子羅電商公司、瀘水供銷共同打造供銷直播小院,預計9月底完成,打造完以后將會持續開展直播工作。 打通農產品流通之路,搭建放心消費平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怒江州供銷社農合社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數字賦能、渠道整合”為抓手,篩選出一系列優質、特色的本地農產品,讓怒江“山貨”一改原先坐等收購和“貨郎擔”跑市場的被動模式,轉型為“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打通多元銷路。 劉曉娟向記者介紹說:“線上,通過抖音、‘832’平臺、‘怒江供銷商城’‘云品惠’‘興農商城’和‘中交福利’等熱門平臺,大力組織銷售蜂蜜、咖啡、草果、老窩火腿等豐富多樣的農副土特產品,讓這些特色產品得以借助互聯網的東風,飛向全國各地乃至更遠的地方。線下,為70余家企業的500余款產品提供了免費入駐的寶貴機會,為企業和合作社降低了銷售成本,提供了展示窗口。” 此外,怒江州供銷聯社農合社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動出擊拓展市場,緊扣節假日消費旺季,舉辦“青年創業供銷為農”“傈僳闊時節”等主題展銷活動19場次,自2024年至今實現線下銷售額155萬元。組織全系統“832”平臺專項培訓、采購,推動24家供應商676款農特產品上線銷售。同時,打通“山貨出山”通道,組織州內企業、合作社等30余家經營主體赴上海、廈門、珠海等地,開展宣傳推介活動,供銷效應不斷提升。 從深山到都市,從傳統到數字,怒江州供銷社始終以為農服務為宗旨,堅持運用市場化理念盤活、經營、管理社有資產,挑起新時代山區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金扁擔”,架起了一座連接農戶與市場的“金橋”,用每一次展銷、每一份訂單、每一場直播,奮力書寫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責編:姬楊 二審:馬恩勛 三審:馬恩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