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眾冒雨搶修保通。 (盈江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德宏融媒記者 倪桂英? 自2025年5月進入汛期以來,德宏州遭遇多輪強降雨襲擊,境內高速公路以及國道、省道和農村公路面臨滑坡、塌方、積水等多重考驗。關鍵時刻,全州交通運輸系統聞“汛”而動,以“一路多方”聯動機制為紐帶,以“1262”氣象預警機制為先導,以“隱患排查零死角、應急處置零時差”的擔當,為群眾出行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一路多方”同頻共振 凝聚防汛合力 “G56杭瑞高速K2887段發生邊坡坍塌,有車輛被困,請立即支援!”7月11日上午10時,隨著緊急指令下達,一場由18家單位參與的汛期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在芒市拉開序幕。交通執法人員迅速封閉車道,消防救援人員展開破拆救援,養護工人操作機械清理塌方……40分鐘后,“被困人員”獲救,道路恢復通行。這是德宏州 “一路多方”聯動機制的實戰縮影。 “汛期路況瞬息萬變,僅靠一個部門難以應對。”德宏州交通運輸局局長介紹,早在汛前,交通部門就聯合公路管養、公安交管、氣象、應急等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建立“聯席會議、信息共享、聯合處置”三大制度。每月召開風險研判會,每周互通隱患清單,每日共享氣象數據,讓“各吹各調”變成“同頻共振”。 在芒市龍瑞高速沿線,曾有3處橋下空間被違規占用,成為汛期安全隱患。交通部門聯合芒市政府、公安交管等單位召開現場會,3 天內完成清障整改;針對G56杭瑞高速光伏項目涉路隱患,“一路多方”聯合排查3處風險點,督促施工單位加裝防護欄、設置警示標識,從源頭消除隱患。“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擰得越緊,防線就越牢固。”州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隊員說。 “1262”氣象預警 把風險擋在成災前 “今夜至明日,芒市、瑞麗將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請注意防范公路邊坡滑塌!”7月27日晚,州氣象局通過專業氣象服務群,向交通部門推送緊急預警。收到信息后,各公路管養單位連夜出動,對320國道三臺山段、騰隴高速高邊坡路段進行加密巡查,提前設置警示標志。 這得益于德宏州交通運輸部門、氣象部門緊密協作,嚴格落實 “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工作機制:根據氣象季趨勢預測、周預報、6類專項預警,提前上路排查,提前做好路段管控,并根據降雨等級預警信息,及時進入應急響應模式,分級分類細化巡查頻次,這就像給公路裝上“千里眼”。州氣象局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常規預報每周一準時送達,轉折性天氣、大霧等預警則通過微信、短信“秒級推送”。今年汛期以來,已發布暴雨預警38次、地質災害提示26條,為交通部門爭取了寶貴的應對時間。 在瑞麗市姐勒大橋路段,曾因短時強降雨引發路面積水。憑借氣象部門提前1小時推送的“臨近預報”,交通部門迅速調配抽水泵,在早高峰前排除積水,未造成交通擁堵。“以前是雨來了才搶險,現在是看天施策、提前布防,變被動為主動。”瑞麗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說。 鐵腕整治除隱患 筑牢道路 “安全線” “超限超載貨車是公路的‘隱形殺手’,汛期路面濕滑,貨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更容不得半點馬虎。”在芒市超限檢測站,執法人員正在對一輛涉嫌超載的貨車進行稱重。屏幕顯示,該車總重102噸,屬于“百噸王”。執法人員當即監督駕駛員卸載貨物,并對其依法處罰。 今年汛期,德宏州開展“百噸王”專項整治行動,在高速公路入口及國道、省道咽喉路段設置檢查點,依托“稱重系統+視頻監控”科技手段,嚴查超限超載行為。數據顯示,截至8月初,全州共檢測貨運車輛140248輛,查處超限超載車輛333輛,卸載貨物307.4噸。“每減少一輛超載車,就給公路多一分安全保障。”州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交通部門對全州橋梁、隧道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2座四類危橋后,立即采取限載、限寬措施,并納入改造計劃;對山區跨溝谷橋梁、地質復雜路段邊坡,加密巡查頻次,投入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防”設備,實現“人防+技防”全覆蓋。在盈江縣盞西鎮農村公路,養護工人每周徒步巡查3次,對發現的小型塌方及時清理,確保鄉村道路“晴雨暢通”。 建管并舉守底線 在建項目“安全度汛” “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所有施工人員撤離至避險點!”7月28日,接到暴雨紅色預警后,瑞孟高速項目部迅速組織300余名工人轉移。這是德宏州在建交通項目嚴格落實“1234”風險管控機制的體現——即1次預警響應、2小時巡查、3類隱患排查、4項應急措施。 針對“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交通部門對全州公路在建項目開展專項督查,重點檢查“兩區三廠”(生活區、生產區、拌合廠、鋼筋廠、預制廠)、棄土場、高邊坡、深基坑等部位。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項目,堅決“應停盡停”;對避險路線不明確、應急物資不足的工地,限期整改。“寧聽罵聲,不聽哭聲。汛期必須把‘安全’二字刻在心上。”州交通運輸局建管科負責人說。 在芒梁高速K35標段,施工單位提前修建截水溝、擋土墻,配備抽水泵20臺、應急照明設備50套,確保強降雨時能快速排水;在騰隴高速遮放段,項目部與當地氣象站共建“防汛聯絡點”,實現預警信息“點對點”傳達。“從駐地選址到物資儲備,每個細節都按最高標準準備,才能讓工人安心、讓群眾放心。”項目部安全總監說。 風雨漸歇,陽光初照。在德宏的城鄉道路上,養護工人正在修復水毀路面,執法車輛繼續巡邏護航,“一路多方”的聯動仍在持續。從高速公路到鄉村小道,從運營線路到在建項目,德宏交通人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在汛期里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出行安全,讓“平安通途”成為德宏大地上最溫暖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