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9月5日至9日在云南昆明舉行。來自110個國家以及國際和地區組織的260余家機構約500名代表齊聚春城,圍繞“聚南方力量 應世界變局”這一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王寧致辭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共促現代化建設、共逐現代化夢想,既是全球南方國家的歷史使命,也是全球南方媒體智庫的時代課題。 一年前,在巴西圣保羅舉行的首屆論壇期間,《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智庫報告發布。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備受全球關注。如何從具體的地方實踐中觸摸中國式現代化的脈搏,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的期待。 在9月6日舉行的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開幕式上,云南省委書記王寧分享了3個真實的故事,希望大家透過云南感知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與成就。 第一個故事 從一個人口較少民族擺脫貧困的故事中感知我們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奮斗的價值追求 云南曾是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中居住在怒江大峽谷深處的獨龍族,是全省25個世居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7000多人,10年前還處于深度貧困之中。黨和政府花了5年時間、投入8個億,幫他們修建公路、打通隧道,結束了大雪封山的歷史;幫他們建學校、辦醫院、發展產業,組織群眾種草果、搞旅游、編織獨龍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當地村民人均收入超過2.4萬元,比10年前增長7倍多,家家戶戶住進了新房子,不少家庭買了小汽車、有了大學生。 獨龍江鄉新貌 圖源:新華社 獨龍江鄉群眾喜收草果 周燦 攝 獨龍族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云南93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省農民人均收入突破1.7萬元。 王寧表示,同為全球南方國家,解決貧困問題、過上更好日子,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云南愿與各國積極開展農業、教育、醫療等交流合作,持續分享減貧經驗,為國際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云南力量。 第二個故事 從守護“三江并流”的故事中感知我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堅定踐行 高黎貢山 杜曉紅 攝 云南有6項世界遺產,其中,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形成了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壯麗奇觀。這個區域面積不大,只有1.7萬平方公里,卻孕育了中國20%以上的動植物種類,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云南專門制定地方性法規、劃定了保護區,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好流域的生態環境,保障一江清水出云南。 如今,在“三江并流”區域,紅豆杉、榧木等珍稀植物和滇金絲猴、黑頸鶴等珍稀動物種群數量越來越多,消失40多年的雪豹又重現保護區。 滇金絲猴 王長山 攝 “兩山”理念深刻改變了中國,并在云南結出了豐碩成果。近3年,云南植樹3億多株,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5%,綠電裝機超1.5億千瓦,每年生產綠電4000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3.2億噸。 王寧表示,同為全球南方國家,推進現代化,都需要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 云南將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美麗中國增綠添彩,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探索路徑。 第三個故事 從兩條路變遷的故事中感知我們對和平發展、睦鄰友好的矢志堅守 80多年前,云南20多萬群眾以血肉之軀開鑿出“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3200多名南僑機工冒著槍林彈雨搶運物資,為抗戰勝利、世界和平立下了不朽功勛。 新時代,另一條滿載友誼與發展的“黃金大通道”——中老鐵路,開通4年來,貨運輻射19個國家和地區,貨運量超6600萬噸,東南亞的榴蓮、海鮮等只需要一兩天,就能端上中國民眾的餐桌;發送旅客超5800萬人次,110多個國家的旅客乘中老班列游萬象、逛云南、看中國。 ![]() 旅客乘坐中老班列 圖源:云南發布 列車飛馳在中老鐵路上 楊永全 攝 從滇緬公路到中老鐵路,銘刻著中國共促繁榮的軌跡,彰顯了中華文明“以和為貴”的基因。 王寧表示,同為全球南方國家,有著反殖反霸的共同歷史,因此更加珍視和平安寧。 云南將堅定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打造沿邊睦鄰安鄰富鄰樣板,與周邊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獨龍族群眾的笑臉、“三江并流”的壯美、中老鐵路飛馳的列車,喻示著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生態文明的理念、和平發展的理念,這些鮮活的故事是“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精彩片段,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式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全球南方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云南的奮斗實踐,可以為南方國家探索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提供經驗啟示。 我們相信,這次彩云之南的全球南方對話,將以更多“南方故事”的交流、“南方經驗”的互鑒,進一步唱響攜手邁向現代化的“南方聲音”,壯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南方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