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吸引了大量當地群眾。 工作人員向當地群眾講解各種農藥的使用方法。 深冬的峽谷,寒風蕭蕭。 1月8日早晨,遲來的陽光夾雜著冰涼的寒風,可在瀘水縣古登鄉寬敞的大街上,人頭攢動,歡笑聲不斷,無論是前來咨詢農業技術知識的村民,還是等待著領取新書的孩童,都絲毫感覺不到這刺骨的寒風,只有陣陣暖意涌上心頭。這是怒江州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現場畫面。 ? ? 醫務人員為少數民族群眾義診。 精彩的歌舞表演。 當天,由州委宣傳部、州文明辦,瀘水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文體廣電局,古登鄉黨委政府,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怒江分公司聯合州級15家單位開展的“三下鄉”活動在古登鄉拉開了序幕。“三下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推廣農、林業先進實用新技術,傳播疾病預防知識、法律法規等知識,把農民群眾迫切需要的科學技術、文化知識、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送到“家門口”,真正做到解民憂、解民難。 “水稻得了病蟲害該怎么防治”、“這個植物生長調節劑該怎樣使用”在農業綜合服務點前,前來詢問、領取農藥和種籽的村民絡繹不絕。聞訊從季加村趕來的朱義華大姐,特意向工作人員咨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法。“我不識字,但這下我懂了,要按量加入水后與化肥混合來使用。”在得到工作人員的講解后朱義華開心地說。 “多領了一些牲畜用的藥,好及時防治。”家住馬垮底村的夏生益告訴記者,鄉里很難買到這類藥,很多時候牲畜生病都沒有辦法治療,現在好了,有備無患。 ? 在衛生醫療服務點,等待領取藥品的村民排起了長隊,一些村民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卷起袖子測量血壓。“身體什么地方不適?”“經常頭痛嗎?得堅持用藥”“血壓正常,注意保健”醫務人員忙得不可開交,認認真真地為當地群眾診病,滿臉笑容地回答農民群眾的咨詢,并向他們傳授有關疾病的防治知識。 “不要急,慢慢來,一個一個領。”被一群孩子團團圍住的文化工作人員克秀南,將一捆捆課外書籍拆開,分發給迫不及待的孩童。 “除了這些課外書籍,我和妹妹還領到了文具盒呢,真幸運。”上小學五年級的胡義梅和喬義梅,對領到的圖書和文具愛不釋手。 不到一個小時,現場的圖書、宣傳資料、技術指導手冊、民族語譯制電影光盤就被前來參加活動的村民“席卷”一空。 正逢街天,農婦楊齊芳帶著兩個孩子來趕集,拎著剛領到的蔬菜種籽、農藥、宣傳冊準備回家時,又被從鄉政府那邊傳來的音樂聲和陣陣掌聲給吸引過去。臺上演員炫麗的舞姿、盡情的表演,臺下觀眾掌聲、叫好聲一片。“又送菜種,又送藥,還有好看的歌舞表演,‘三下鄉’服務真實在。”楊齊芳高興地說到。 一捆捆實用的科學文化書籍、一臺臺歌頌幸福生活的演出、一場場義診義治的醫療服務,“三下鄉”活動折射出黨和政府對基層各族群眾的關懷。(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