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全市上下聯動、齊心協力,不斷健全管理機構,修編完善相關規劃,全面推進創建區增綠補綠、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風景名勝區及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等工作。經過6年的努力,大理市的綠地系統框架基本建成,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市建成區綠地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率、城市污水處理率等創園主要指標已達到《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Ⅱ級,具備申報條件。 為全面加快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步伐,大理市委、市政府作出“2015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戰略部署,將創園工作列入全市重點工作任務。成立創園工作領導組,加強對創園工作的指導協調。先后開展了《大理市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等6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結合實際,先后頒布實施《大理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范(試行)》等一系列管理法規。 大理市注重生態保護,堅持“兩保護、兩開發”發展思路,不斷探索創新洱海保護模式,先后實施羅時江入湖河口生態濕地恢復建設、洱海湖濱帶(東區)一期生態修復建設等一大批洱海保護工程項目,頒布實施《洱海海西保護條例》,全市空氣污染指數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數、地表水Ⅳ類及以上水體比率、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城市熱島效應強度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在創園工作中,大理市不斷推進增綠提質,拓展綠色空間。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2%、綠化覆蓋率達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37平方米,已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先后建成洱海公園植物專類園、洱河森林公園、洱海月濕地公園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綠化精品工程。結合城區改建提升工作,在街頭節點綠地適當增設園林小品、座凳、健身和環衛設施,對人民公園、綠玉公園進行景觀和功能提升,既改善了城區綠化景觀,又滿足了市民群眾日常休閑出游需求。 大理市嚴格按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積極推廣林蔭路,對新建道路進行綠化,對老城區道路進行增綠補綠,提高道路綠化覆蓋率和綠視率。先后實施機場路、蒼洱景觀大道等新建道路景觀綠化及洱河南路“十里花廊”、文化路、環城南路等老城區道路增綠補綠工程。采取獎補措施鼓勵帶動小區、單位和個人開展庭院、陽臺、屋頂、墻面立體綠化,對建筑物側立面等進行垂直綠化,結合生態停車場改造建設,形成立體多元的綠化網絡。建成城市道路綠化隔離帶281.38公頃,城市防護綠地實施率達100%。 同時,不斷加強市政設施建設和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完善城市截污排污治污功能,先后完成大理市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及大理至下關截污干管、洱河南路綜合管網等一批排污管網建設項目,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3.48%。目前,全市自來水日供水規模10.5萬立方米,供應普及率達96.95%,水質合格率達99.87%,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達99%;海東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加快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建設,新建景觀大道—西環線交叉口、玉海路等道路工程,完成巍山路、興盛路路面改造工程,有效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截至目前,大理市共建成約1.9萬套、110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覆蓋率達20.5%,保障性住房建設年度計劃完成率達到100%,節能建筑比例等指標也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指標要求。(大理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