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候場中的茸芭莘那 ![]() 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試音響 ![]() 茸芭莘那與譚維維 這幾天,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世錦賽激戰正酣,來自世界各地的田徑健兒正在奮力的拼搏。前天剛剛上演的開幕式上,藝術家們用載歌載舞的方式為運動員們加油助威。其中,由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激情領唱的《乘夢飛翔》活力四射,唱出了人類“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夢想。 一個默默追求歌唱藝術的歌者 從央視《星光大道》帶著桂冠的光環走出來,再加上之前的央視青歌賽民族唱法銅獎,這樣的成就對于一般的歌手來講,宣傳文章一定會鋪天蓋地。而對于心境淡定的普米族姑娘茸芭莘那來說,這些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小的印記而已,年輕路還長,于是她繼續默默地唱著自己的歌,追求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就像這一次登上鳥巢的舞臺為世界放歌,她也認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十幾年前,我還在怒江邊的一個小村子里,作為一個農村姑娘根本想不到自己會走出深山,會站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會站在鳥巢這個大舞臺上。”性情活潑開朗的普米族姑娘茸芭莘那不僅外形漂亮,而且聲音華麗,多才多藝,擅長吹奏樹葉、彈口弦、彈四弦,被譽為“普米族玫瑰”。 向世界宣傳中華文化的使者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的歌者,茸芭莘那認為,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讓世界人民聽到中國的音樂,同時更是想盡辦法將自己的家鄉音樂和本民族的聲音展示給世界人民。事實上,她一直在為此作著各種努力。 2013年3月22日,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在克里姆林宮大禮堂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辭。當晚,兩國元首同中俄各界人士5000多人觀看了由中國藝術家表演的《美麗中國》主題文藝演出。舞臺上,茸芭莘那作為唯一的女聲獨唱為現場觀眾展示了自己的代表作《怒江大小調》,向世界呈現了源自怒江大峽谷的天籟之音的魅力,展示了中國文化和中國少數民族的風采。在那之后,茸芭莘那先后赴意法參加“西南少數民族歐洲之旅”以及日內瓦萬國宮“感知中國?美麗云南”的演出。今年7月29至31日,中國文聯同國家文化部在吉爾吉斯斯坦聯合主辦了“中國文化日”活動,茸芭莘那再次作為中方唯一一位歌唱家受邀參加此次出訪演出。開幕式上,她演唱的《青藏高原》及《瑪依拉》兩首具有濃郁中國民族風的歌曲,真情動人技驚四座,將音樂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茸芭莘那表示:“能把我們中國少數民族的音樂,云南的、怒江的音樂,一次次唱響國際舞臺,我特別自豪!” 做普米族文化的“繼承者” 茸芭莘那經常說:“我來自山野,來自大自然。我也向往城市生活,但只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才是那個我!”在她的骨子里,少數民族文化就像血液流淌在她的身體里,那是她藝術的來源和根基。她是一名少數民族的歌者,同時她也有另一個身份——全國政協委員。在她眼里,這個身份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位置,而是自己的身上多出來的另一份使命和責任。在她的個人提案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文字的問題。她建議國家采取積極舉措,制定相關法規條例,加大人力和資金投入力度,改善教育政策,記錄、保存和傳播瀕危語言文字,讓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普米族總共4.2萬人,我們的文化沒有文字記載,完全靠口口相傳進行傳承。能夠唱山歌的老一輩越來越少了,年輕人長大之后都離開了村莊離開大山,別說傳唱山歌,就連普米族的語言都不會說。”說道這里,茸芭莘那很是傷心擔憂。她說,自己的外公擅長普米族各類民族歌舞、器樂、儀式,是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家和傳承人。五年前,外公去世,他的衣缽由舅舅繼承,但是如今舅舅也已經年逾古稀。她說,現在自己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這些本民族的好東西要通過現代科技完整地整理出來并留存下來,這是當務之急的問題。 在家鄉,建造一個普米族民族文化博物館是她的一個終極夢想。她把這個前期的收集任務交給了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旦看見了村寨中一些有紀念意義的老物件,就把它們收購下來,為此她花了不少錢。“現在,這些老物件已經堆了滿滿一屋子,等到時機成熟,我就可以請專業人員去老家把這些物件一一電子存檔。”茸芭莘那說,建起這個博物館來,是為子孫后代留一點東西,這是她的心愿。同時,她也表示,做普米族文化的“繼承者”是她未來自己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或者這會成為自己終生為之奮斗的事業。(春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