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升工程 ●成立由市人大、政協、紀檢、財政等組成的監督小組深入各鄉鎮和轄區各責任單位檢查、指導“創園”工作,督促各部門強力推進各項“創園”工作,隨時掌握資金落實及工程進展情況,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每周召開一次“創園”工作例會,集思廣益,對監督小組掌握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對各鄉鎮和各責任單位存在困難和問題,創園辦充分發揮協調作用,會同各單位主要領導交換意見,協助解決各責任單位“創園”工作問題,將項目建設落到實處。 ●引入市場化養護機制。在借鑒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從2009年開始,我市在綠化養護管理中引入了市場化招標機制對綠化苗木進行管養,適時做好城區內喬木、灌木及地被的修剪、病蟲害防治、抗旱保苗工作,定期對綠地進行維護,確保綠地整潔、無雜草生長、景觀效果好,加強加大綠化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對養護單位進行嚴格考核,確保管養效果。目前,大理市下關城區綠地市場化外包養護面積總約28萬平方米。 ——市政設施完善工程 ●開展將軍洞景區林蔭停車場改造項目; ●完成濱海大道林蔭停車場改造工程; ●完成洱海公園綠化供水管網管道鋪設工作。 大理,天藍、水碧、樹綠、山青 11年的精心籌備,11年的傾城之力,11年的全民之智,大理市城市園林綠化的綠量、綠視率、景觀效果和生態環境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座天藍、水碧、樹綠、山青的園林特色城市傲然綻放在蒼山之間,現在的大理市,滿城盡芳菲,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漫步在大理市各個公園和綠地,滇樸、大青樹郁郁蔥蔥,紫薇、云南櫻浪漫多姿,紅楓、銀杏獨樹一幟,葉子花球、黃金野球等灌木球錯落有致,草坪里的小草也充滿生機和活力……城市公園、街頭綠地、園林式單位小區,步移景異,各有千秋。 截止2013年末,大理市城市建成區面積39.14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2.52平方公里,綠地率31.99%,綠化覆蓋率37.00%,公園綠地48個,建成區內的城區人口29.98萬人,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37平方米;積極開展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活動,嚴格執行“綠色圖章”制度,全面提升公共設施綠地和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質量,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95.18%,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達標率95.6%;生產綠地發展迅速,苗圃24處,面積128.4公頃,生產綠地占建成區面積的3.28%;重視城市水域生態化建設,河道綠化普及率達81.49%;規范公園管理,公園管理規范化率達90.00%;進一步推進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公園綠地應急避災場所實施率達76.47%;在城市綠化建設中,越來越重視鄉土樹種的應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數達0.8;不斷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3.65%;確保城市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2.67%,城市道路完好率96.10%;城市林蔭路推廣率達70.25%......這些國家園林城市的各項主要指標,大理市均達到或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得到了百姓的‘點贊’,市民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達到 90% 。家住天井社區的秦登亮老伯有空就會去民族廣場逛逛:“這個廣場雖說以前就有了,但是年年有變化,也一年比一年漂亮,我切實感受到了城市的綠、城市的美。” 陽南河南岸帶狀公園綠化景觀提升改造工程讓家住榆華社區的熊翠珍阿姨充滿喜悅:“這里沒改造之前像個垃圾場,現在成為一座樹種豐富、樹形漂亮、養護也很到位的精品公園,附近的居民都很高興。” “國家園林城市”是榮譽,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卻是一項惠及民生的永久性工程。大理市的綠色將會繼續遞增……(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