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山間生長著一種果實細小,長不過一厘米,辣味卻十足的辣椒,當地人稱之為“小雀辣”。野生“小雀辣”主要生長在寧洱、墨江等少數地區的山野間,產地分散、產量稀少,當地村民多取來自家食用。沒想到就是這樣一種當地的特色作物,現在卻成為了暢銷國內市場的知名產品。 羅瓊蘭是普洱市寧洱縣的普通農戶,機緣巧合發現了山里香辣脆的“小雀辣”,這不禁讓她動起了這些特色小辣椒的“腦筋”。開始羅瓊蘭只是賣點兒“小雀辣”,后來開始腌制小雀辣咸菜。羅瓊蘭想到了這種特色辣椒銷路不會差,但卻沒想到她的腌菜可以賣得這么好。眼看自己的咸菜越賣越火,2010年羅瓊蘭專門開了一個加工廠——寧洱縣黎明鄉益民小雀辣加工廠。就是這么一間在當時看來不怎么起眼的加工廠,卻在幾年間越做越大,小加工廠也轉型成為普洱勐野江農業食品開發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被認定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型企業”,2015年被認定為“市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公司已經成為了一家集種植、生產、銷售“小雀辣”于一體的現代化食品企業。現在的勐野江農業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產品不再限于這一種咸菜,而是廣泛推出了木姜子、山筍、海船果等以當地特色作物為原料的腌制產品。這些產品通過各大商超與線上平臺,遠銷到北京、上海,也占領了云南各州市市場,讓全國各地的食客們品嘗到了來自普洱當地的特色美食。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意紅火起來的羅瓊蘭也沒忘了鄉親們。企業通過當地政府倡導的“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經營模式,帶動周圍3000多戶農戶種植小雀辣等特色作物,讓原先種植分散、規模小的特色作物實現了規模種植。而經過加工過后的特色作物產品價值大大提升,年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左右。據寧洱縣縣長羅東保介紹,像這樣的食品加工企業不僅帶動了特色生物產業鏈的發展,也為當地脫貧作出了很大貢獻,目前僅勐野江農業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一家就帶動了周邊近2000人脫貧。(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