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五墨彩畫”最后的傳承人 古老技藝瀕臨失傳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09 09:05:17

  張思松是昆明五墨彩畫的傳承人之一。  金殿公園供圖

  翠湖古建筑上的彩畫。記者楊艷輝攝

  大觀樓、翠湖觀魚樓、金殿太和宮……市民和游客在參觀昆明古建筑時,都會看到古老的梁架上色彩斑斕、渦卷旋花,這些為古建筑增光添彩的繪畫技藝,便是云南本土的“五墨彩畫”。

  源于清代、自成一派,原本具備足夠資格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技藝,卻由于傳承人的青黃不接,如今真正懂此技藝的畫匠不足10人,且年齡均在50歲以上,處于瀕臨失傳的窘境,亟待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

  “我還有3年便正式退休,總想著怎么發揮一些余熱,讓更多人知道甚至能夠傳承五墨彩畫。”

  ——57歲的張思松,是目前昆明極少數還在從事古建五墨彩畫的傳承人之一

  輝煌

  自成一派古技藝

  40年前曾人才濟濟

  1982 年,國務院公布了我國首批24 座歷史文化名城,昆明位列其中。為這個榮譽加碼的,少不了昆明琳瑯滿目的古建筑。

  不管是在城中的翠湖、大觀樓,還是近郊的西山、金殿,一個個園林古建讓這座城市的文化脈絡有跡可循,而讓這些亭臺樓閣熠熠生輝的,就包括“五墨彩畫”。

  所謂“五墨”,分別指的是“紅黃藍黑白”,憑這5種基礎顏色,利用油漆或丙烯,在亭臺樓閣的房梁、柱子、斗拱、花枋等地,依靠畫匠的巧手,變幻出多姿多彩的顏色和圖案,這便是“五墨彩畫”。

  “五墨彩畫的起源大約可追溯到清代,是自成一派的云南地方園林古建繪畫技藝。”今年57歲的張思松,是目前昆明極少數還在從事古建五墨彩畫的傳承人之一。在他看來,五墨彩畫既有古代皇家旋子彩畫的“基因”,富麗堂皇不失氣派,但同時,它又有云南少數民族的顯著特色。在彩畫的“枋心”,大多以云南獨有的少數民族人物風情或花鳥山川為主,大氣之余也有些清新脫俗的韻味。

  張思松自小師從袁曉岑等名家,1977年,在他17歲時,便進入了當時的昆明園林局古典建筑工程處,跟著老師傅學習五墨彩畫,成為一名專業畫匠。那時的古典建筑工程處是個炙手可熱的部門,專門負責昆明古建的修繕工作,其古建修繕方面的資質在當時可與北京園林古建的一流隊伍比肩。除了負責昆明地區的古建修復,還負責省內曲靖、蒙自、大理等很多州市乃至省外的古建筑修復工作,那時五墨彩畫的畫匠隊伍也人才濟濟。

  傳承

  師徒代代相傳

  如今人才已流失

  張思松介紹,五墨彩畫相當講究傳承,都是師傅帶徒弟一代代相傳下來,創作時也十分講究步驟。五墨彩畫不像現在的很多建筑裝飾有圖紙可依,五墨彩畫的“圖紙”全在師傅心中。

  “以古建筑梁枋彩畫創作為例,通常先由師傅‘開五墨’,即用鉛筆勾勒出大致的圖案。然后徒弟來填色,先填淡色、再填深色,并完成勾墨線和粉線,當整個圖案初具雛形時,師傅再登場,進行梁枋正中央枋心的繪畫創作。這是畫龍點睛的一步,枋心的圖案、如何配色皆在師傅心中,通常以人物、山水、花鳥為主,在最早期的時候,一個枋心都有可能畫上十天半月,其中顏色的明暗、層次感相當講究。”張思松介紹,柱子的顏色為板栗紅,椽子是鐵銹紅,彩畫創作時顏色如何搭配,還有各種彩畫創作時的專業術語,都是靠“師帶徒”一點一滴言傳身教。

  如今的大觀樓古建筑群、翠湖觀魚樓等昆明大大小小的古建筑,張思松幾乎都參與過彩畫創作。上世紀90年代,張思松還和另外數名畫匠一起,獲得了昆明市古典彩畫高級技師證書。“我們那一批是最后獲得該資格證書的技師,此后就再沒有頒發過這個資格證書了。”

  在1999年昆明世博會前期,全市古建筑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彩畫修復后,因當時的組織機構調整和活計越來越少,古典建筑工程處面臨解散,畫匠們也分流到其他單位。

  危機

  傳承人現斷層

  古老技藝瀕臨失傳

  離開了熱愛的古建彩畫工作,張思松選擇了“停薪留職”,外出打拼成為一名自由職業畫家。而1979年最后一名進入古典建筑工程處畫匠隊伍的周建剛,也轉行在公園賣起了門票,近20年來沒再從事過五墨彩畫相關工作。“如今,再提起畫筆有些手抖,技藝生疏了。”說到曾經摯愛的五墨彩畫,周建剛難掩遺憾。

  據畫匠們共同回憶,如今,五墨彩畫技藝的傳承人在昆明僅剩三五人,放眼省內也最多不超過10人,且年齡都在50歲以上。曾經傳承了一代代的五墨彩畫,原本是具備足夠資格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技藝,卻因為傳承人的青黃不接已出現斷層,漸漸走向沒落,甚至相關文獻、網絡對其的記載、報道都寥寥無幾。

  張思松坦言,彩畫其實是古建筑中最脆弱,最難以修復的東西。說其脆弱,它是木結構表面的一層裝飾畫,難以保存;說其難以修復,因為它在幾何造型上又進行繪畫,弄不好就面目全非。其次,很多人認為彩畫在歷史上是一項實用的東西,舊了就重繪,無所謂保護意識。此外,如今很多古建筑修繕工作都采取公開招投標,古建彩畫的傳承形式,也由古老傳統的師帶徒模式,逐漸演變為由中標的施工單位來完成了。“施工單位涉及工期等客觀因素,在彩畫修復上難免簡化、趕工,在工序、色彩明暗、層次等方面,漸漸地失去了原先‘五墨彩畫’最純粹的細節和味道。”

  好在多年來繪畫功底一直沒丟,去年,因單位工作需要,張思松又回到了金殿名勝區。并在景區的支持下,于今年初成立了思松工作室。“我還有3年便正式退休,總想著怎么發揮一些余熱,讓更多人知道甚至能夠傳承五墨彩畫。”數月來,張思松通過一雙巧手,將金殿太和宮、銅殿畫在扇面等物件上,受到游客的喜愛。還為金殿重新修復了部分彩畫,每每在梁柱上繪畫時,因畫工精湛嫻熟,總能吸引游客駐足圍觀。

  眼下,金殿名勝區也正在探索,以何種形式進一步推廣和傳承五墨彩畫這項瀕臨失傳的古老技藝。

  記者 廖晶蓉

責任編輯:李毅寧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香蕉v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国产内地精品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女主播自在线拍|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