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南澗縣以實施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為契機,緊緊圍繞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目標任務,統籌安排部署,全縣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核心作用,創新產業扶貧多種模式,托起鄉村脫貧致富新希望。 把精準理念落細落小落實,做到選擇扶貧產業精準、識別產業扶貧受益對象精準、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精準、制定產業扶持政策精準“四個精準”。重點圍繞“六個一”高原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樹頭菜、青花椒為主的無量山森林蔬菜和以紫丹參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制定產業扶貧政策,整合產業扶貧資金11875萬元,重點扶持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加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的對接,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1949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81%。 實施貧困地區“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推進行動,重點扶持小灣東鎮岔江村發展無量山烏骨雞產業,打造小灣東鎮岔江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繼續鞏固紅花大金元特色煙葉生產,推進“一縣一特”建設,加快發展茶葉、核桃基地建設和產品精深加工,推進產業提質增效,打造種養、加工、銷售、流通全產業鏈扶貧產業;培育塑造了“鳳凰沱茶”“羅伯克綠茶”“紅云蜂蜜核桃”等一批享譽省內外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引領帶動作用,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聯動發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作用。全縣培育州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4家、現代農業莊園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61個、示范家庭農場40個、州級奶牛示范家庭牧場12個、專業大戶85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822戶;通過村民入股分紅、集體土地流轉、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等多種形式,多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全縣81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2萬元以上。 進一步構建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把準產業項目與貧困戶增收結合點,構建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龍頭企業+黨組織+貧困戶”等新型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進林下中藥材扶貧種植和無量山烏骨雞扶貧養殖。同時,該縣積極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實施“互聯網+農業”行動計劃,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引進電商龍頭企業“鄰老板”,成立南澗天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進全縣高原特色農產品線上交易,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下鄉”雙向流通新格局,解決貧困戶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 ??????? 通訊員 周應良 張宜 (大理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