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普洱工業園區的普洱新華國茶有限公司,660平方米房頂上鋪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在陽光下尤其引人注目。據介紹,新華國茶公司在傳承普洱茶傳統加工工藝的同時,將傳統與現代技術相融合,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在滿足公司生產、生活用電的同時,創新倉儲技術,把光伏板房變為新型普洱茶倉庫,建設標準化倉庫及治理信息化系統,加速普洱茶后發酵的轉化。創新,正日漸成為普洱各個企業力爭上游的“法寶”。 ????作為地處長江上游的內陸城市,普洱秉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將創新驅動作為撬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之杠桿,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不懈斗志,掀起創新驅動發展熱潮,書寫了欠發達地區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新篇章。 ????最優供給 ????打造投資興業樂園 ????今年上半年普洱市一組數字引起人們的關注: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1.4%;全市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1.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9.4%;全市計劃總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在建項目同比增長41.3%;本年新開工項目增長18%。 ????普洱在破除投資三道門——“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上,用“最多跑一次”改革來破壁清障。 ????2016年以來,普洱持續規范行政許可事項,通過編制各級政府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實現目錄之外無審批,市級共保留行政許可事項262項。建立健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管理制度,將各級政府部門行使的各項行政職權及其設定依據、行使主體、對應的責任等,以清單形式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全市政府部門共納入權責清單管理628385項。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通過制定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向社會公開,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積極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試點工作,通過簡化重組審批要素、優化再造審批流程,細化量化裁量標準,編制業務手冊和辦事指南,規范審批行為。同時,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36項,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化;著力優化政務服務環境,通過加強政務服務實體大廳、網上服務大廳、投資審批中介超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綠色、協調、高速”的政務通道,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原先需要在工作日拿著一堆材料到辦證大廳提交紙質材料,來來回回往返窗口很不方便,現在開通了全程電子化登記渠道,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提交材料,節約的時間可以換來我們企業產值和效益的提升。”一名通過市工商局全程電子化登記渠道辦理企業登記的企業負責人用自身經歷證明,從政府思維向服務思維轉變,打通關鍵環節提效率,就是實實在在增效益。普洱正成為投資興業的“企業家樂園”。“發展康養度假產業,我們很愿意在普洱尋找機會。”2017年,華僑城集團參與投資的普洱茶小鎮項目啟動。華僑城集團董事長段先念到普洱考察時說:“普洱在投資創業、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上的重視,以及相應的配套服務,都非常吸引我們。” ????主動創新 ????引領發展第一動力 ????創新,對于企業來說是命根子。在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榮看來,制造業的根本在產品,通過與院士專家合作,大唐漢方把院士工作站建進了生產車間里,希望利用院士及相關專家團隊在新藥研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他告訴記者:“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把握市場潮流,只有舍得在產品研發上投入較高的成本,才能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新產品,真正留住消費者。” ????創新,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是新常態下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不竭動力。近年來,普洱緊緊圍繞中央、省、市對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以及普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普洱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企業在產品創新、研發、基礎研究以及提升品質等方面進行探索,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多角度尋求發展之路,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市委、市政府多措并舉,全面推動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把創新發展戰略擺在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讓科技創新成為推動普洱跨越發展的強大引擎,科技創新和干事創業環境進一步改善。結合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和行業布局,圍繞茶葉、咖啡、石斛等特色產業開展科研工作,通過科技項目的示范與帶動,特色產業鏈條得到了有效延伸,產業效益得到明顯提高,較好地實現了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 ????創新更是一場人才爭奪戰。為筑牢創新基礎,提供創新新動能,普洱拓展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加大科技創新和服務平臺建設,全市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科技創新主體培育認定工作、知識產權工作實現新突破,為打造一個完整的集聚創新人才的生態圈,為引領全市創新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項目扶持 ????科技成果實現轉化 ????景谷林濤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育苗輕基質新產品規模化制備生產及示范》,突破樹皮材料的加工難點,研發生產新型有機育苗輕基質,應用于煙草漂浮育苗和林業網袋育苗試驗示范,為產業化生產新型基質材料奠定基礎。項目還應用生物技術轉化處理林產工業廢棄物,在優化提升林產工業技術體系的同時也適時地服務于農林有機育苗產業。 ????思茅區五彩花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實施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云南特色蘭科新品種產業化種植基地建設》,完善并轉化“滇原粉玲瓏”“滇原金玉良緣”和“滇原夜光杯”3個新品種規模化快繁關鍵技術,特別是生產所需優良種子的制備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普洱圍繞特色產業的發展,積極爭取和實施了一系列重點科技項目,加大高新企業、創新型項目的扶持力度,全力安排配套專項經費對科技工作予以重點扶持,經過科技部門連續扶持和激勵,一些行業科技領軍企業脫穎而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在普洱大地得到了印證。 ????借以風氣相扶,得以翱翔長空。今日普洱,借力長江經濟帶,260余萬普洱人民在青山綠水間埋頭苦干,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的高質量跨越發展之路。 (記者?王博喜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