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葉榕?滇東南地區現生石灰巖灌叢植被 ????①中中新世文山植物群中的小楔葉榕葉片化石;?②現生楔葉榕葉片; ③④⑤化石和現生種表面均具有細脈腺節結構 ????近期,滇東南文山盆地出土一種榕屬的葉片化石,研究發現,它的現生最近親緣種為楔葉榕,而楔葉榕又僅生長于石灰巖山脊的灌叢中,表明在1500萬年前(中中新世)石灰巖灌叢植被就已存在。 ????榕屬是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木本植物之一,全世界有750余種,其中近2/3種類分布于熱帶亞洲地區。榕屬的生境和形態極為多樣,廣布于從潮濕到干旱的各種熱帶、亞熱帶植被類型中,其形態、習性與屬內的系統位置有較高的相關性。 ????在我國西南和東南亞地區有著最為典型石灰巖溶(又稱喀斯特)地貌,其具有獨特的地質地貌和理化性質,干旱和高鈣是其最主要特征,其上覆蓋的植被在物種組成和生理生態上也與地帶性植被不同。最為典型的是由生長于裸巖石縫之中灌木構成的灌叢型植被,許多榕屬植物是這一植被類型中的優勢類群。對于這一植被是人為活動干擾形成還是自然演替的頂級,一直存在爭論。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的黃健助理研究員,在滇東南石灰巖溶地區的核心地帶——文山盆地中進行了長期的古植物學研究。近期,他發現了一種榕屬的葉片化石。通過對現生榕屬植物葉脈結構特征的研究總結,將榕屬葉脈模式分為4個類型,并總結了各亞屬的葉脈特征。 ????經過葉結構重建和現代物種對比,確定文山植物群中的該榕屬化石屬于無花果亞屬,其現生最近親緣種為楔葉榕。楔葉榕和近似類群分布于我國西南和越南北部,僅生長于石灰巖山脊的灌叢中。結合植物群中發現的其他石灰巖灌叢特有植物,表明在中中新世時(約1500萬年前),這一類型的植被便已存在了,其可能發育在較為惡劣的立地條件之上。 ????同時,在化石葉表面觀察到的“細脈腺節”結構與現生某些石生榕葉表面完全一致,這一結構的主要功能可能是排鈣,是對石灰巖生境的一種適應。文山植物群的物種多樣性遠高于臨近地區的各古植物群,生境的多樣性(石灰巖植被、非石灰巖植被的同時存在)是其重要原因。 記者?楊質高?實習生?郭金夢?文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