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提高藏醫醫生辨別藏藥的能力,更好地服務患者,傳承千年藏醫藥文化。”西藏藏醫院院長白瑪央珍3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當天,西藏藏醫院第六屆傳統藥材辨認大賽在此間舉行,50余名藏醫醫生參加此次考核。 大賽包括草本鮮藥辨認、干實果類藥材辨認、藥材組成的制劑名稱、卡擦藥材的辨認和功效四門考核。草本鮮藥辨認考試中,考生們通過觀察根莖葉、嗅聞等方式快速辨認答題。 考核前,西藏藏醫院的專家先后到拉薩、林芝兩地采集鮮藥400余種,后經過甄選,大花紅景天、大戟、塔黃等100種鮮藥被定為考試內容。 白瑪央珍表示,今年年底,西藏藏醫院卡擦室將建成投入使用。自大賽舉辦以來,卡擦藥材的辨認和功效第一次被列入考核。另外,該院將制定西藏范圍內的卡擦藥規范使用標準。 卡擦藥是按照原有的配方,根據患者不同病情加上一些特殊藥材,增強治療效果的藏醫特色藥。 記者還了解到,經過多年種培技術研究和積累,目前西藏藏醫院瀕危藏藥材人工種植技術研究基地已有綠絨蒿等8種瀕危藏藥材的種子儲備。毛果婆婆納等27種藏藥材植物都已被成功馴化,達到了產業化推廣種植條件。 自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面啟動第四次全國中(藏)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西藏已經完成了30個試點縣的普查,共收集了4500多種包括藥用植物在內的當地植物,另外今年還將完成20個縣的普查。 (趙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