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 趙崗 通訊員 戴龍寶)高原特色農產品給云南貧困村民帶來希望,但豐收在望時他們卻發了愁,銷路在哪?記者9月5日從云南省昭通市水富縣農業部門獲悉,當地兩碗鎮貧困村民種植的萬余畝砂仁預計中秋、國慶前后大量成熟上市,貧困村民亟須有人前來收購。 記者了解到,兩碗鎮位于云南北大門水富縣東南側,沿國道鹽水公路8公里即可上渝昆高速,內昆鐵路從境內通過,交通較為便捷,現有群眾6000余戶近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70戶4377人,是典型的國家級貧困鎮。種植砂仁30多年來,目前面積已逾上萬畝,一度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兩碗鎮98%的貧困群眾已經實現了脫貧,可以說砂仁產業功不可沒。 村民種植的品種主要是川砂仁,別名砂果又名香砂仁。砂仁喜歡高溫多濕、多霧的環境,降水量在1650--2500毫米,相對濕度80%以上的環境。它不耐寒、怕霜雪、喜陽光又耐蔭,兩碗鎮的低海拔地帶正好適合種植,成熟后的砂仁果大、堅實、仁飽滿、品質優良,還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藥用價值。 由于砂仁香氣濃郁,無厚重的藥味,提味效果優于其他香料,且價格實惠(僅為陽春砂仁三成)而廣泛選定為食用香料、調味料,廣泛用于火鍋、川菜佐料,各類飲食調味料,深受歡迎,也是較好的飼料添加劑原料。 “我們在種植中不使用農藥,完全符合綠色食品標準。”兩碗鎮種植戶們說。 目前,萬余畝砂仁大都進入盛果期,按平均畝產500公斤估算,今年產量約1000萬斤,是貧窮村民脫貧致富的盼頭,種植戶們正期盼各地客商前來收購,如有需要可咨詢兩碗鎮副鎮長楊先生,電話13638892838。 新聞鏈接: 砂仁(學名:Amomum villosum Lour.)是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云南;栽培或野生于山地蔭濕之處。5-6月開花;8-9月結果。 果實供藥用,主治脾胃氣滯,宿食不消,腹痛痞脹,噎膈嘔吐,寒瀉冷痢。砂仁觀賞價值較高,初夏可賞花,盛夏可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