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個昆明哎,西山睡在滇池首哎,盤龍江水繞大觀,劃著船兒回季官……” 云南首部方言歌舞劇《官渡人家》主題曲《我家昆明》,不僅唱出了昆明人濃濃的鄉愁,也唱出了這一方水土對未來的期許。這部以官渡區季官社區為原型創作的方言歌舞電視劇已經殺青,預計在10月底就將以方言版(網絡播出)、普通話版(電視臺播出)呈現,以極具本土化的風格,為國內外觀眾講述官渡故事,展示改革開放以來官渡區、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輝煌巨變。 豐富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和生態文化資源,為官渡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部歌舞長篇電視劇的誕生,將會成為官渡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必將載入史冊。 隨著《官渡區“十三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的出爐,該區謀劃了一條結構更優、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新路,通過高位統籌、加強政策資金扶持,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讓官渡區迎來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 漁村故事觸摸改革開放40年強勁脈動 這部劇以官渡古鎮為背景,以官渡區季官社區為原型,用情景喜劇的形式呈現,講述南洋華僑后裔尋根訪故地,遇到一系列“昆明奇人”,發生了一系列波折又有趣的故事。半個世紀前,當劇中主人公的祖輩離開昆明時,季官社區還只是一個滇池邊的小漁村,但當他的后輩再回到這里時,村莊、故人、甚至人們的生活習慣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折射出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云南的改革成果。百年老昆明的風情軼事、名人傳奇、特產美食、非遺寶藏、民間奇人、鄉音鄉愁以及創建文明城市進程中的新昆明城市面貌,均在劇中得到展現。 據總導演彭涌介紹,《官渡人家》不僅將在10月底網臺同步播出,目前泰國絲綢衛視已經確定引進泰語版電視劇,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的電視臺也在探班后表示了引入該劇的意向。這部“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本土之作,也將把云南本土文化的影響力帶出國門,走向世界。 “官渡腔”講好云南故事 面對“如何講好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這個顯得宏大的命題,《官渡人家》總導演彭涌和主演張三用了3年時間構思,并決定以官渡方言為載體,將40年改革開放的變化,濃縮在了滇池畔一個小小漁村里的身邊事、身邊人、身邊語言中。 “最能代表一個城市特色的,往往是這個城市使用的方言。挖掘出城市的方言,就能挖掘出城市的變化。”彭涌說。結合昆明人都耳熟能詳的“官渡腔”,電視劇還加入了云南歌舞、花燈、滇劇、評書、山歌等元素,通過歌舞傳播本土文化,通過音樂反映生活,讓豐富的民間音樂資源得到生動展示和記錄,充分展現云南特色,傳播云南文化。 全劇全部在官渡區取景,滇池、官渡古鎮、藝術家園、先鋒人民公社、濕地公園等官渡區標志性地區全部囊括,官渡花燈、滇劇、評書、云子圍棋、官渡粑粑、烏銅走銀、“豬八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官渡元素也在劇中一一亮相。 彭涌介紹,官渡區高位統籌和政策資金的扶持,不僅激發了本土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也讓更多群眾參與其中。除了所有的場地拍攝費用全免,劇組還總是不缺乏身著藍頭帕、花圍腰、繡花鞋的群眾演員,與同樣裝扮的演員們共同演出,互相打趣“你是哪個村的”,已經成了拍攝過程的一段佳話。 該劇還在后期制作時,片頭曲《我家昆明》、同名片尾曲《官渡人家》就已經“未播先火”,在很多場合得到廣為傳唱。為更好地講述云南故事,電視劇的主要演員還全部是云南本土明星和國家一級演員,不少書法家、畫家等本土文化名人也受邀本色出演,其中群眾演員就超過了千人,讓全劇充滿了濃濃的云南本土味。 砥礪奮進從經濟強區到文化強區 如果要問,這樣的一部劇,為什么會產生在官渡?官渡的回答底氣十足。 自古以來,官渡就擅舟楫之便,得人文之勝,如今更是世襲繁華,朝氣日盛。2016年,官渡區地區生產總值在全省各縣區率先突破1000億元大關,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0億元。“十三五”期間,官渡區積極培育“9+1”重點產業,著力發展大文創、大健康、大旅游產業集群,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從經濟強區到文化強區,官渡區實施“文化官渡”戰略的腳步尤其迅捷。近年來,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速。2016年,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41.1億元,總量躍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二位,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58戶。涌現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企業,“云子”古法圍棋技藝重登歷史舞臺、烏銅走銀技藝冠絕銅藝…… 為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工作的領導,官渡區召開了全區歷史上第一次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并出臺《官渡區“十三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健全工作機構,完善領導決策機制,明確了產業的發展方向。目前,官渡區每一個街道辦事處都形成了街道文產工作機制,構建起了“區-街道”兩級網格化工作格局。區財政每年投入15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激勵文化企業的發展。 對文化產業的集聚發展來說,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必然選擇。在原有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官渡古鎮和昆明國際包裝印刷城3個省級、市級園區的基礎上,官渡區先后啟動了昆明涼亭軋鋼廠“歸化山·泡露達”文化產業園、藝術家園云南文化旅游博覽園、滇創季官產業園、新華文化創意廣場等一批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全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總數到2020年預計可達到10個以上。 下一步,官渡區還將投資數百億元建設滇池會展小鎮、官渡古鎮文化旅游小鎮、鳳凰山影視小鎮和海東皮劃艇運動小鎮4個文創類特色小鎮,著力突出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業、會展節慶業、現代傳媒業、文化娛樂業、旅游休閑業、工藝美術品業“六大產業”,引導文化資源和生產要素集聚發展,形成“兩廊五區”的空間布局。 改革開放40載,東驤神駿鑄輝煌。今日官渡,正以創意為引領、產業促發展、資源助融合、政策為導向,推動“文化官渡”成為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云南省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文交流中心的閃亮名片。 昆明日報記者傅碧東王恩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