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杜京 吳珺)10月12日上午,首屆普洱(國際)生態文明暨第四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發布會宣布,本次論壇將以“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于10月18日在人民日報社舉辦。 普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胡國云出席新聞發布會并作新聞發布;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副總編輯陶建群、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王鴻彬主持新聞發布會。 首屆普洱(國際)生態文明暨第四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共普洱市委和普洱市人民政府主辦,由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中國文化院、人民智庫、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周刊、中共普洱市委宣傳部承辦,分為主論壇和分論壇兩個階段進行。 本屆論壇以站位高、主題明、規格高、宣傳廣為要求,以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特色化為目標,是普洱市向黨中央匯報、向全世界展示,普洱全市263萬各族干部群眾肩負著國家賦予普洱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這一光榮使命和重大課題,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邊疆民族地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 屆時,國家和國家部委有關領導,云南省和普洱市有關領導及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家與專家學者將出席論壇,圍繞“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在這屆論壇上,將發布《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白皮書》和《普洱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本屆論壇理論成果和重要政策建議將向中央領導和有關部委呈報,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專報;選編的綠色發展探索與創新經驗推薦到《人民論壇》戰略合作科研學術單位案例庫;人民智庫將撰寫專項報告,在論壇會議上發布成果報告,編發內部參考資料,總結普洱發展綠色經濟典型經驗,為政府提供智庫咨詢、評估推廣等服務。 普洱市自2013年6月獲批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以來,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為總平臺,全面實施“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著力推進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現代林產業、休閑度假養生四大產業基地和高原特色農業、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智能產業四大新型產業“4+4”產業集群建設,探索推行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機制,把“綠水青山”量化為具體的“金山銀山”,讓美麗“顏值”變成具體的經濟“產值”,推動存量經濟綠色化改造、增量經濟綠色化構建,把綠色打造成為普洱的最大特色、生命底色、發展本色,把生態建設成為普洱最寶貴的財富、最獨特的資源、最耀眼的品牌,構建了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綠色經濟為主流、綠色產業為主體、綠色企業為主力的綠色發展新格局,較好地完成了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規劃中期任務,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兩條底線”一起守,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兩座寶山”一起建,百姓富裕與生態優美“兩個成果”一起收的綠色發展之路。2017年,全市實現綠色GDP588.29億元,占GDP比重達94%。 據悉,當前普洱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榮獲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被確定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地區和全國首批產城融合城市。下一步,普洱市將以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為總抓手,緊緊圍繞“生態宜居之城、健康養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發展定位,把普洱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示范城市和祖國西南邊疆的綠色明珠,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推進綠色、通暢、文化、品牌、效率、幸福“六個普洱”建設,打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著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做大做強綠色經濟,規范綠色考評標準,完善綠色發展機制,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建設從試驗走向示范,為全國乃至全球發展綠色經濟提供可學習可借鑒可推廣的普洱方案。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中青網,中國網、云南日報、云南廣播電視臺、愛國網騰訊網、搜狐網、新浪網、網易等近30家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參加新聞發布會。 云南網訊(記者杜京 吳珺)10月12日上午,首屆普洱(國際)生態文明暨第四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發布會宣布,本次論壇將以“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于10月18日在人民日報社舉辦。 普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胡國云出席新聞發布會并作新聞發布;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副總編輯陶建群、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王鴻彬主持新聞發布會。 首屆普洱(國際)生態文明暨第四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共普洱市委和普洱市人民政府主辦,由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中國文化院、人民智庫、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周刊、中共普洱市委宣傳部承辦,分為主論壇和分論壇兩個階段進行。 本屆論壇以站位高、主題明、規格高、宣傳廣為要求,以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特色化為目標,是普洱市向黨中央匯報、向全世界展示,普洱全市263萬各族干部群眾肩負著國家賦予普洱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這一光榮使命和重大課題,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邊疆民族地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 屆時,國家和國家部委有關領導,云南省和普洱市有關領導及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家與專家學者將出席論壇,圍繞“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在這屆論壇上,將發布《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白皮書》和《普洱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本屆論壇理論成果和重要政策建議將向中央領導和有關部委呈報,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專報;選編的綠色發展探索與創新經驗推薦到《人民論壇》戰略合作科研學術單位案例庫;人民智庫將撰寫專項報告,在論壇會議上發布成果報告,編發內部參考資料,總結普洱發展綠色經濟典型經驗,為政府提供智庫咨詢、評估推廣等服務。 普洱市自2013年6月獲批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以來,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為總平臺,全面實施“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著力推進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現代林產業、休閑度假養生四大產業基地和高原特色農業、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智能產業四大新型產業“4+4”產業集群建設,探索推行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機制,把“綠水青山”量化為具體的“金山銀山”,讓美麗“顏值”變成具體的經濟“產值”,推動存量經濟綠色化改造、增量經濟綠色化構建,把綠色打造成為普洱的最大特色、生命底色、發展本色,把生態建設成為普洱最寶貴的財富、最獨特的資源、最耀眼的品牌,構建了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綠色經濟為主流、綠色產業為主體、綠色企業為主力的綠色發展新格局,較好地完成了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規劃中期任務,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兩條底線”一起守,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兩座寶山”一起建,百姓富裕與生態優美“兩個成果”一起收的綠色發展之路。2017年,全市實現綠色GDP 588.29億元,占GDP比重達94%。 據悉,當前普洱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榮獲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被確定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地區和全國首批產城融合城市。下一步,普洱市將以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為總抓手,緊緊圍繞“生態宜居之城、健康養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發展定位,把普洱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示范城市和祖國西南邊疆的綠色明珠,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推進綠色、通暢、文化、品牌、效率、幸福“六個普洱”建設,打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著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做大做強綠色經濟,規范綠色考評標準,完善綠色發展機制,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建設從試驗走向示范,為全國乃至全球發展綠色經濟提供可學習可借鑒可推廣的普洱方案。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中青網,中國網、云南日報、云南廣播電視臺、愛國網騰訊網、搜狐網、新浪網、網易等近30家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參加新聞發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