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國貴 攝 初冬時節,筆者來到會澤縣待補鎮鷓雞村,很遠就看見一片標準化的連體大棚。走進棚內,眾多的多肉植物映入眼簾,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讓人大開眼界、愛不釋手。大棚外面停著一輛中型卡車,十多個工人正在往車上搬運花盆,他們把各種各樣的多肉植物運送上車,正準備拉到呈貢斗南花卉市場進行批發銷售。 這就是當地村民賈開國的多肉種植基地,建有6個現代化農業大棚,占地面積200畝,通過開展多肉植物種植,為自己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貧困戶們帶來增收的希望。目前,種植面積已有160余畝,品種多達70余個,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全部大棚的多肉植物將種植完畢。 村里的一名4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趙柱存自基地開展多肉植物種植以來,已經在這里工作了11個月。平時除了挖地、鋪沙、散肥以外,她還需要將多肉植物種苗上的瓣一片片剝下來并播種到土地上,每天干8小時,可以獲得80元的收入,有時地里活多需要加班,一天可以收入100元。 “我家里平時種的是洋芋和包谷,一年下來沒多少收入,偶爾在外打打工,收入也很不固定。”趙柱存說,如今在多肉種植基地干活,不但生活上方便了許多,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加上她把家里的3畝地以每畝1000元/年的價格承包給了基地老板,這兩項算下來每月可以為她帶來2800多元的收入。 在當地,像趙柱存這樣在基地里打工的貧困人口還有很多。鷓雞村委會主任楊玉培介紹,多肉植物種植用工需求較大且穩定。目前,基地已帶動60多人實現穩定就業,其中貧困人口15人。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最終帶動的就業人數有望超過100人。 多肉植物種植項目前景如何?對此,賈開國顯得信心滿滿,“多肉植物種植成本低,主要拼的是產業鏈和產品質量。我之前在呈貢種植多肉,把產品批發到省內外花卉店出售,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我又投資了200余萬元回家鄉擴建種植基地,現在基地出產的多肉植物已成功銷往國內外多個地區,今年銷售額突破了500萬元。”他說。(丁國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