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 攝 記者16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祁連山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據介紹,青海祁連山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為全國“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先期啟動的五個試點之一。試點項目實施范圍為59975.46平方公里,涉及青海省海西州、海北州和海東市兩州一市,包括海西州天峻縣和海北州祁連、門源、剛察縣全境,海北州海晏縣(除湟水流域外)和海東市互助、樂都、民和縣的部分鄉鎮(大通河流域),涵蓋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水源涵養功能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提高、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監管能力強化等四大類工程項目,總投資78.35億元。項目實施周期為2017—2025年,分兩期完成,一期為2017—2019年,二期為2020—2025年。 試點項目自2017年9月正式啟動以來,青海省采取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制度建設、規范項目管理、嚴格資金使用、注重科技支撐、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全力推進試點項目并取得階段性進展。其中,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組織實施的省級項目,主要包括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生態環境狀況本底監測與調查評估和生態制度創新等四個項目,實際共支出14444.89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96.3%。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表示,通過試點工作的推進和重點工程項目的陸續開工建設,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試點項目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問題逐步得到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各級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管理和環境安全隱患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綜合治理的互補協調性得到有效增強,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與價值評估、水資源優化配置等生態文明制度創新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為試點項目的“三個全覆蓋”績效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來源:中國西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