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沙漠蝗侵入中國的風險 切實做好沙漠蝗的防控工作 日前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 組織專家制定了 《云南省沙漠蝗防控技術方案》 和 《云南省沙漠蝗監測預警方案》 詳細方案如下 云南省沙漠蝗防控技術方案 為有效防范沙漠蝗入侵風險,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制訂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 樹立“公共植保、科學植保、綠色植?!崩砟睿瑘猿帧敖y防統治、聯防聯控”的方針,在沙漠蝗遷入后及時開展應急防治,科學選藥,精準施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防控目標 沙漠蝗處置率達90%以上,總體防治效果在85%以上,確保“遷入沙漠蝗不造成重大損失、不擴散、不二次起飛”。 三、防控措施 (一)化學防治??捎民R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馬拉硫磷、阿維菌素·三唑磷、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敵敵畏(煙劑)等農藥。在應急防治中,選擇對直翅目昆蟲有防控效果的農藥,如: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氟氯氰菊酯、二嗪磷等。組織使用大型施藥器械進行防治,有條件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農用飛機或無人機進行飛防;環境復雜區域,可采用煙霧機防治,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瘜W防治時,應考慮條帶間隔施藥,留出合理的生物天敵避難區域。 (二)生物防治。生態敏感區(包括河流、湖庫、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學農藥的區域)優先使用蝗蟲微孢子蟲、金龜子綠僵菌、球孢白僵菌等微生物農藥防治,合理使用苦參堿、印楝素等植物源農藥,有條件的地區可采取雞、鴨、鵝取食蝗蟲等措施。 (三)統防統治。根據發生情況細化實施方案,及時組織應急防治隊伍、專業化防治組織、植保專業技術人員等組成強有力的隊伍開展統防統治。 四、安全措施 (一)防止農藥中毒。加強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科學安全使用農藥,防止農藥中毒事件。 (二)規范施藥操作。規范操作施藥機械,防止安全事故發生;飛機作業嚴格遵守通航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嚴禁強行作業。 (三)及時警示提醒。開展防治前,明示作業期限、區域和施用農藥品種,提醒和指導勞作人員,放蜂、放牧等敏感行業安全轉場。 云南省沙漠蝗監測預警方案 為有效防范沙漠蝗入侵風險,及早監測沙漠蝗遷入地區、遷入數量和擴散動向,為科學防控提供依據,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范圍 云南省范圍內開展監測,其中,德宏、保山、臨滄、普洱、西雙版納、紅河、文山等7個州市的邊境縣和迪慶、怒江2州與西藏的接壤縣重點監測沙漠蝗,西雙版納、普洱、文山、紅河等4個州市兼顧黃脊竹蝗監測,迪慶、怒江兼顧西藏飛蝗監測。 二、監測區域 農作物種植區及灘涂、荒地、林地等有綠色植物區域。 三、監測時間 發文之日起,啟動監測。遷入前期,以巡查為主,一旦發現成蟲遷入,隨即開展拉網式普查。 四、蝗情監測 (一)蝗群監測。以縣、鄉、村為區域進行目測,觀測大規模遷飛入侵蝗群,用手機和GPS進行定位,并估算蝗群數量和規模大小。 (二)為害情況調查。對受害作物進行調查,統計發生面積、防治面積、被害率、絕收面積等情況。 五、監測工作要求 (一)專人負責。實行調查監測、數據上報責任制,由州(市)、縣(區)植保植檢機構和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專人負責。 (二)規范調查。按照《云南省沙漠蝗測報調查規范(試行)》要求開展調查工作。 (三)及時報送。上報數據需真實、規范、完整,經過單位負責人審核后采用EXCEL等格式及時逐級上報。 (四)疑似處置。發現疑似對象,及時報省植保植檢站測報科,疑似蟲體送專家鑒定。 (五)報告制度。未發現前實行周報制,未發現實行零報告,全省首發確認后實行日報制。 (六)信息交流。由云南省植保植檢站通過農業農村部蝗蟲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及時掌握周邊國家和相鄰省份沙漠蝗發生發展情況,密切關注遷飛動向,及時發出預報。 六、預警 各級沙漠蝗預警信息逐級上報,由省農業農村廳統一發布。 (來源: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