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 浦美玲)3月27日,“昆明市某棚戶區改造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編制項目”在代理機構提供的社會化交易場所順利開標評標,昆明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在社會化交易場所開標評標,也是昆明市積極應對疫情,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新舉措之一。 為確保此次交易順利開展,昆明市政務服務局超前謀劃、穩妥推進,扎實做好“三個到位”。首先是防護到位,提前選擇交通便利、面積大、通風條件好的房間作為開評標場所,并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通過評標專家抽取系統隨機抽取專家,自動通知評標具體地點。經過測量體溫、核對身份、掃碼進入評標場所后,間隔分散就坐。 其次是服務到位,昆明市政務服務局針對“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提升招投標服務供給”開展網絡調研工作。通過自愿申報,第一批共征集到12家代理機構,可以提供22間開標室,28間評標室,面積共計1800多平方米,能調動約200名具有招標專業技能的員工投入現場服務。依托昆明市網絡化電子招投標系統,社會化場所評標終端可以無縫接入云機房服務器,遠程啟動交易平臺,借助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實行自動清標,實現快速調看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形成評標報告等。 最后是監管到位,社會化交易場所啟動之前,對場地監控系統提出明確要求,確保場地內外行為軌跡宏觀監控全覆蓋。除此之外,昆明市政務服務局針對新形勢、新情況,部署便攜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系統”,可以將多路視頻和聲音同步合成并分散備份存儲,在微觀監控上不留死角。宏觀監控與微觀監控相配合,互補有無,形成完整封閉的音視頻監控鏈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