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這些鄉村振興州級試點鄉鎮和試點村 鄉村變靚了村民收入多了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5-14 10:35:45

  佛堂村(退步堂)

  分揀沃柑

2018年,大理州圍繞打造“農村人待得住、城里人喜歡來”“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農村綠色生活綜合體驗地目標,立足各村實際,確定12個鄉鎮、25個行政村作為鄉村振興州級試點鄉鎮和試點村,啟動實施3年來,試點的情況如何?近日,本報記者通過走訪大理市古生村、漾濞縣雞茨坪村、賓川縣柳家灣華僑社區、巍山縣大三家村、洱源縣佛堂村等試點村發現,不僅村貌變美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對村民而言,鄉村振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中。

古生村

喚醒“鄉愁”的傳統村落

初夏時節,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古生村,村心廣場的大青樹又長出了新一輪的嫩芽。正對面的古戲臺中央,一幅大紅字帖道盡春意:萬古生春。

隨著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這個洱海邊的白族傳統村落,正一天天發生著變化:村心廣場和村間道路鋪上了青石板路面,青瓦白墻的民居外墻上增添了淡墨彩繪,道路兩旁栽花、種樹、裝路燈,經過工程治理的陽溪水清悠悠地穿村而過,村子一天天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村里有了常態化的保潔機制,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在古村落風貌完好保存、人居環境日漸提升的同時,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

村民楊春旺在村心廣場開超市已經3年了,他談起這3年來村里的變化,自豪感油然而生:“現在的古生村,比以前干凈、整潔了很多,人人羨慕。”“古生村作為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就是讓農村人享受城市的服務和環境,現在已經實現了。”古生村黨支部書記何橋坤說,鄉村振興需要做強產業,古生村將把環境保護與經濟提升有機結合,發掘傳統文化習俗,通過古民居院落保護、開發味道獨好的村間小巷特色餐飲,感染、吸引和喚起大家的“鄉愁”。

佛堂村

建設“訂單農業”示范基地

藍天白云下,剛進村口的濕地,幾位穿著齊胸皮褲的村民正撈著海菜。從空中俯瞰,這個躲在洱海源頭深處的小村莊——洱源縣鳳羽鎮佛堂村,就像是被“畫”在大地上的一幅藝術畫。

2014年,《新周刊》原總編輯封新城辭職退居佛堂村,注冊千宿文旅公司,專心“種地”。在外面當到銀行行長的佛堂村村人陳代章,如今也跟隨封新城回到了佛堂村,帶領村民種植原生態農產品,推向世界。

鎮政府與千宿文旅公司簽訂協議,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發動、農戶(合作社)種植、企業回購”的模式,重點打造綠色水稻、綠色油菜“一壩兩品”,在佛堂村建設“訂單農業”示范基地,推動鳳羽的生態農業發展,全鎮已發展“水稻+”1400畝。

“以前是最想離開的地方,現在卻是人人向往的地方。”說起家鄉的變化,陳代章深有感觸:“以前村里到處都是泥濘路,雨季提著鞋子光腳走到學校門口,溪水里洗洗腳再穿上鞋子走進去,一年到頭不會來一個外地人。”隨著中央人居環境項目的推進,村間道路筑起了青石板路面、裝上了路燈,村舍外墻上還畫上了漂亮的水墨畫,家家戶戶進行了庭院改造。

種地之余,鳳羽河兩岸50米的濕地,被封新城的團隊設計、植入了藝術造型,村民遺棄的老村子也正在慢慢地藝術化。“把文化強力注入到土地上,用藝術帶動鄉村振興。”封新城說,“我們把‘鳳羽’兩個字做成品牌,讓當地人生產的東西,創造更高的價值。”

雞茨坪村

打造成“云上村莊”旅游景區

“我們村每年的旅游收入都在200多萬元。今年5月1日至6日,每天接待游客1000多人,20戶農家樂家家爆滿,車子都快沒地方停了。”走進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光明村委會雞茨坪村,滿眼綠意盈盈,清涼舒爽的感覺令人久久難忘。

“如果真的有天堂,我想應該就是這里了。”坐在核桃林間農家小院的餐桌旁,滿桌的農家佳肴色香味俱全,同行的一位記者由衷感慨。這個被簇擁在萬畝核桃林里的小山村,上百年樹齡的核桃樹隨處可見。還有那路邊的小麥、玉米、青稞、蔬菜,樹下覓食的公雞母雞,偶遇的老牛,一切都是那么純樸自然。

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光明村引入石門關旅游開發公司,以生態入股,將雞茨坪村打造成了“云上村莊”旅游景區,景區收入的35%歸村民所有,3%歸村委會集體支配,全村80多人成了公司的員工。核桃樹下的空地,則按600元/畝的年租金租給公司,打造成園林式的“四季花海”。這個季節,夏園里五彩繽紛的繡球花,正大團大團地滿園綻放。

“山村農園”農家樂經營者陳佳汝是一位25歲的返鄉大學生,他返鄉創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自家庭院的圍墻,將庭院做成休閑場地。他現在又在建房子,準備做民宿。“依托石門關旅游開發公司的營銷優勢,農家樂、民宿都不愁客源,將來我還要把農產品銷售也做起來。”

“2019年啟動的鄉村振興項目、全長4.6公里的石門關至光明村旅游步道正在修建,游道修好后,雞茨坪村的旅游前景將更加光明!”光明村黨總支書記楊雪明說。

大三家村

崛起中的易地扶貧搬遷村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大倉鎮大三家村,是一個投資2000萬元興建的山區彝族易地扶貧搬遷村。村中基礎設施齊備,民族風情濃郁。

遷入新居后,為改變村民的生活陋習,村委會建設了“大三家勤勞超市”,為村民的勤勞積分、兌換物品。“積分超市從去年7月1日開始營業,村民參加集體事業和公益事業都能積分,每一項都有相應的積分標準,可以用積分兌換超市里的生活用品和生產物資。”負責管理公共綠化的村民閉正貞,這天正好替補超市管理員管理勤勞超市。響應村里發展旅游業的號召,他正用貼息貸款改造自家庭院,準備開個農家樂。

列為州級鄉村振興重點試點村以來,大三家村建設了滬滇協作項目“大三家生態養豬場”,由64戶村民組建“彝佳生態養殖農業合作社”,并引進巍山家香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繁自養彝家黑豬。公司以低于市場價20%~30%的價格將種豬發放給農戶,簽約保底回收,輻射周邊農戶130多戶。生態養豬場存欄母豬200頭,年出欄4000多頭小豬,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0萬元。

各級政府對大三家村產業發展進行了長遠規劃,林草部門組織群眾開展核桃撫育1000畝,退耕栽種紅雪梨1100畝,村莊周邊栽種梅子、楊梅、木瓜等經濟果樹2000多株。庭院經濟發展、林下土雞養殖等正在實施,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三園”打造初見成效,百畝觀光采摘果園已完成選址。

大三家村還將打造彝家小院,開發民宿旅游。

柳家灣華僑社區

8國歸僑的和美家園

“新疆老百姓很喜歡我們的賓川沃柑,一個果子最高可以賣到10元。”正值沃柑上市季節,位于賓川縣金牛鎮柳家灣華僑社區的賓川中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分揀生產線一片繁忙。“A果、B果對應商超,C果發往千家萬戶,沒有一個果子會剩下。我們4月10日開始試生產,到5月9日,產值已超5000萬元。”公司總經理祝玲玲介紹。

柳家灣華僑社區內聚集著生物資源加工園區、鮮食水果交易及倉儲物流業、歸僑僑眷聚居區等城鄉融合發展要素,承載了縣城工業、教育、科技和公園等部分城市功能,是一個極具僑鄉文化特色、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教育資源集中、田園風光聚集的城郊融合類非農社區。

柳家灣華僑社區的前身為國營華僑農場,曾接納印尼、緬甸、泰國等8個國家的歸僑3900多名。社區現有歸僑僑眷1429人,占社區人口的52.04%。農業產業以葡萄種植為主,現種植葡萄4300畝,年收入9000多萬元。

39歲的戴聰林是柳家灣華僑社區越南歸僑僑眷,他帶領10戶農戶創辦“鑫龍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了50畝紅提葡萄。合作社與富鑫公司達成了托管、銷售協議,A、B、C果按價回收。

列為鄉村振興試點以來,柳家灣華僑社區發揮8國歸僑異彩紛呈的僑鄉特色文化優勢,將社區發展定位為“東南亞風情旅游僑鄉小鎮”,在建筑、飲食、服飾、民俗等方面做好“僑鄉文化”文章。(來源:云南網)


責任編輯:王瑄怡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吗|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水蜜桃精品一二三|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